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武御帝> 第九章:溥榮訪鄰(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溥榮訪鄰(1) (1 / 2)

這是武帝三年的早春。

三百多人的隊伍走過橫橋,踏上了曾經輝煌瑰麗、宮觀相望,如今洗盡鉛華、素面朝天的隴頭平原。溥榮勒住馬頭望去,展現在他眼前的只有馳道兩旁亭亭如蓋的松柏,只有當年焚為灰燼的殘垣斷壁,長郡早已隱沒在蒼茫的霧靄中了。

這個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第一次擔負瞭如此*的使命。前路茫茫,關山重重,除長郡以外的鄰國對於他來說,還只是文字上的隻言片語。他無法知道,從此一去,何時才能再回長郡。不過萬千眷顧,終究抵不過雄心萬里。既然做了這樣的選擇,他就沒有理由再兒女情長,只有義無反顧的前進。

一團火焰在天地間躍動——就在兩個時辰前的送別儀式上,皇上把狩獵乘坐的紅鬃烈馬賜給了他。儀式宏大隆重,橫門外旌旗招展,鼓樂喧天,龐大的儀仗簇擁著皇上登上了檢閱臺。宰相來了,太尉來了,他們分別坐在皇上的兩側。在長郡兩千石以上的官員一個個冠冕高聳,朝服肅整,排列在臺下。

張歐率領著羽林衛沿著橫橋部署,崗哨一直排到橫橋北面。

這場面讓溥榮強烈感受到鄰國奧秘在皇上心中的分量,也帶給他從未有過的榮耀,更使他知道自己肩上的使命。他知道,以自己的官爵和地位,是沒有資格享受如此龐大的送行儀式的,皇上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為他懷中的龍杖,那代表著皇上及大吳的威嚴,象徵著皇上遠播四海的恩澤,宣示著天子和諧萬邦的胸襟。

雖然論起來,皇上比他還要小,但皇上目光高遠,早在八荒九域之外。因此,當他帶著三百人的使團出現在皇上面前時,那從昨夜就輾轉反側的興奮迅速被誠惶誠恐取代。

大約在辰時三刻,主持送行儀式的宣召國宣達了朝延任命溥榮的詔書。他在鼓樂響起之後,登上檢閱臺,向皇上行辭別大禮,然後從宣召國手中接過青綠的、綴了鮮紅旌毛的龍杖。

待他稍稍穩定情緒,就見皇上邁著鏗鏘的步伐朝他走來了。在皇上身後,長樂宮衛尉牽著皇上的坐騎——紅鬃烈馬。

“此去道遠任重,朕將此馬賜予溥卿,希望它能保護你早到八荒九域!”

他並不知道皇上曾向韓允贈送過虎頭鞶,因此,當從皇上手裡接過馬韁時,他對鄰國的分量又有了更深一層理解。他正想著,皇上洪亮的聲音就在耳際響起:“你等均是朕挑選出來的勇士,朕寄以厚望。待他日歸來,朕要論功行賞!”……

早春的風吹動著龍杖上的紅纓,摩娑著溥榮的臉頰,一種溫暖的感覺在血液中流淌、瀰漫、擴張。

故鄉雍州,塑造了溥榮鐵馬金戈、百折不撓的性格。那裡曾留下了太皇太祖臨風高歌的瀟灑風流。

童年的溥榮,常常躺在祖父的懷中,聽著那些動人的故事進入夢鄉。他很感謝祖父,除了教他做人的道理,還把《六禮五經》等典籍拿給他看,這讓他的眼界漸漸地從腳下移到對外面事物的嚮往。

天高雲淡的日子,他喜歡獨自一人坐在家後面的山坡上,望著綿延不斷的大山和滔滔遠去的河水,想象著長郡的繁華錦繡,九州的廣袤無垠。他憧憬有一天自己會騎上戰馬,像大將軍一樣指揮千軍萬馬,縱橫千里。

他的這種信念,隨著年齡增長而愈來愈強烈。

終於在一個夜闌人靜的夜晚,剛剛步入青年的溥榮告訴祖父,他要響應朝廷的招募,到長郡去,像先輩那樣為大吳建功立業。

祖父笑了,他為孫兒置辦駿馬、鞍韉、寶劍,送他到縣裡參加招募比武,他知道眼前這個還顯稚嫩的年輕人終究會有一天做出足以告慰溥氏祖宗的大事來。

才俊雲集的長郡給予溥榮的就是做了白馬寺的一個小小官,雖然官階和秩祿都不高,可每日沐浴著皇上的恩澤,感受著皇上的威儀,護著皇上的安全。只要他恪盡職守,遲早也會進入兩千石的行列。

但是,溥榮那顆躁動的心卻總是越過城牆,飛到遙遠的邊境。王峰鎮守邊關的故事常常讓他熱血沸騰,夢裡赴邊關,飛雪被鐵衣,他醒來就不能安睡。他時常披衣望月,反躬自問:大丈夫當如王峰,豈可安於錦繡!

在皇上招募使者的詔書頒佈後,溥榮欣喜若狂,他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應了募。過去,他只能遠遠地望著皇上,而這次應募使他能站在長樂宮前殿與皇上直接對話。

又一夜未眠的霍武沒有絲毫倦意,他匆忙地上了早朝,將在此刻啟動“派使鄰國”的宏圖大略。他犀利的目光環視著在階下的大臣們,高聲問道:“溥榮何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