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劉備似乎未被項敖影響,相比曹操、孫堅,劉備臉色如常。下意識的,三人轉頭望向劉備,似乎在詢問劉備是否願意同盟。
劉備見狀,眉頭一緊,語氣不捨道:“備恐怕無幸與各位將軍同舟共濟也!”劉備作揖,臉色愧疚道:“昨日接到公孫將軍急書,烏桓有再起之意,命備回軍支援。公孫將軍大義,為守住幽州北方,朝廷發生如此大事也未妄動北疆守軍。備不可不仁,置公孫將軍不顧。”
如此之巧?項敖心中疑惑,凝視劉備片刻,贊同的點頭道:“玄德將軍所言極是,相比朝廷爭鬥,吾大漢邊疆更為重要。若非如此,吾也早已舉大軍討伐董重!”曹操、孫堅聞言,也是一臉瞭然理解的表情。
劉備同樣點點頭,對著眾人作揖道:“備謝過各位將軍理解。”
“幽州兵力吃緊,備還需帶回些許增援公孫將軍!”劉備嘆氣,顯得極為不好意思說道:“備打算留下些許兵甲,聊表備之勤王心思,還望奉遠將軍諒解。”
項敖點點頭,抱拳表示理解道:“玄德將軍有心,幽州乃是大漢門戶,斷不可失。”
眾人隨同作揖,再次對劉備表示讚歎,劉備也是一一謙虛客氣回應。隨後,項敖安排簡單宴席,為劉備踐行。還不待前往酸棗的趙雲回信,劉備便領著五千兵馬匆匆離開洛陽。
當初劉備只帶領著公孫瓚派遣的千餘兵馬,如今離開洛陽之時,卻將陶謙贈與的萬餘兵馬帶走半數,勢力大漲。
“如今主公羽翼漸豐,此次趕回幽州之後,便可不再看公孫瓚臉色也!”簡雍策馬緩緩跟隨在劉備身旁,望了身後數千兵馬,簡雍心情大好。
劉備聞言,臉色淡定的輕笑著,並未接話,不過眼神之中的得意之色卻是極為明顯。
“憲和此次建議遠離洛陽紛爭,乃是正確之舉。”劉備招呼憲和上前,與自己並肩同行道:“聯軍不論討董能否成功,諸侯割據之勢已是必然。”
“主公底蘊不足,若是在洛陽損耗太多兵馬,日後如何與天下群雄爭鬥?”簡雍接過話來道:“即便聯軍得勝,攻下洛陽,恐怕損失也是不小。主公如今不必為些許名聲耗費太多兵力。況且在所謂盟主袁紹和鎮國公等人的光環之下,主公即便有些許名聲也會被淹沒。”
劉備聞言點頭,神色之中些許不甘。
在劉備之後不遠的關羽,望著不知談論何事的自己主公與軍師,眉頭微皺。至於一旁的張飛,也不甚高興。眼看就能攻下洛陽,建功立業,主公卻被公孫瓚召回幽州,讓張飛悶悶不樂。
劉備的離去並未對聯軍造成太多影響,畢竟劉備如今名聲不揚,帶走的數千兵馬對洛陽戰意也無太多影響。在劉備離去之後,趙雲帶著好訊息趕回了駐紮在洛陽城樓之下的聯軍軍營。
“主公,盟主已承諾,三日後揮兵洛陽,與吾等匯合!”
項敖望著身前抱拳稟報軍權的趙雲,大喜道:“好好好!只要聯軍能夠趕來,攻下洛陽指日可待。”
相比項敖的興奮,一旁的曹操卻是神情低落,臉色顯得煩悶。自從各路諸侯聯軍以來,曹操從各路諸侯的表現卻未能看到大漢的未來。各路諸侯雖然響應了項敖的繳文,討伐董卓,但趕來的聯軍卻大多都懼怕自己的利益與實力受損,討伐董卓之時並未竭盡全力。
在曹操看來,一眾諸侯似乎都是在演戲一般,走走過場,尤其是所謂的盟主袁紹。曹操望著身旁興奮的項敖,臉色陰晴不定暗自思討著:奉遠,汝到底是心繫朝廷,還是如同袁紹一般妝模作樣?
“全軍修整半日,明日繼續攻城!”不知為何,高興過後的項敖心中突出憂慮,思討片刻不得果的項敖只得下令稍作修整,下令停下今日攻城的打算。
眾人聞言,雖然疑惑項敖為何停下攻勢,但數日的鏖戰讓眾人極感疲憊。既然項敖下令修整,眾人也各自離去,打算好生歇息歇息。、
不管項敖等人如何打算,此時的洛陽城中已是人煙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