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有些話紹不吐不快!”
“本初直言無妨!”曹操轉身,豪氣得望著袁紹道。
“那紹便得罪了!“袁紹站起身來,作揖道:”孟德大才,不論地方治理,或是上馬征戰都未大漢立下赫赫功勳。奈何奸妄當道,阻擋吾等報效朝廷心意。紹懇請,孟德舉大義,答應何大將軍謀誅宦官!“
說罷,袁紹高拱雙手,作揖彎腰深拜。
“本初這是作甚!”曹操顯得大驚,慌忙上前扶起袁紹道:“吾等輔佐陛下,清陛下君側本事吾等臣子職責。”
待袁紹起身,曹操繼續說道:“朝中奸妄不止宦官,亦有外戚,若吾等助外戚除宦官,但若是處理不得當,讓外戚等人得勢吾等又該如何?“
“如今天下叛亂頻起,陛下身體抱恙,以操看來,吾等首要乃是助陛下穩定朝綱,不論儲君是誰,只要是大漢正統,吾等仍有機會輔佐陛下奪回皇權,本初切莫慌亂,與外戚為伍才是。”
曹操話語已經極為明顯,時機不到,不可胡亂站隊。自身生死倒是小事,若是一步踏錯,危及大漢朝綱,恐追悔莫及。袁紹也非愚笨之人,當然明瞭曹操話中之意,心中更是不屑得覺得曹操膽小。
“孟德之意,紹也明瞭,紹定會好生思討,定不會亂了朝綱!”袁紹極力掩蓋心中不忿,顯得極為愧疚的說道:“今日幸得孟德提點,紹回軍之後暫不參與,為陛下守住西園八校尉才是!”
“如此甚好!”曹操欣慰笑著,絲毫沒有多想袁紹到底會如何。
曹操飲酒興致倒是極高,只是袁紹在得知曹操想法之後,確實無心再詳談下去,片刻過後,便已身體不適為由匆匆離開曹操府邸。
袁紹啊袁紹,如今大漢飄搖,稍有不慎便萬劫不復,汝切莫亂來!曹操望著袁紹離去的背影,暗自說道,似乎在安慰自己。一口吞掉盞中烈酒,曹操也無心再飲酒,便命人收拾,自己獨自向書房走去。
“曹操果然難應付啊!”袁紹回到洛陽袁氏府邸,在府中書房暗自嘆道。為讓何進毫無顧忌對宦官出手,袁紹已經做了不少工作,定不可能放棄。月餘以來,袁紹遊走各個大臣,世家豪傑,就是為何進拉攏有名氣之人,為何進增加籌碼底氣。
加上近些日子,何進為保證劉辨成為儲君,更是動作頻繁。壓迫之下,官宦不得不與昔日權傾一時的董太后合作,共同謀劃爭儲一事。
然而朝中不論何進、董太后,抑或其他世家又何曾想到何進到底是何用意?即便聰慧如是的曹操,也是未曾想到袁紹還有下一步打算。
“主上,董卓已經應下。”
“呵呵,可能不應下麼?權傾朝野,執掌天下,誰又能不受如此誘惑?”袁紹陰著臉得意的笑著道:“吾費勁心裡設計如此大計,誰又能抵擋得了?”
“主上睿智!”黑衣人跪倒在地,虔誠地阿諛道。
“哈哈哈...以天下為盤,眾生為子,吾袁紹之智誰人可及?哈哈哈...“袁紹無限得意的大笑,全不顧忌絲毫。
“主公對洛陽城中的謀略已定,只是北方項敖...“
“匹夫爾!”袁紹嘿嘿一笑道:“北有鮮卑,難有白波,東有黑山,西有西涼羌人,項敖那廝能有何作為?一應暗探,細作盡數安排到洛陽及董卓處,暫時不用理會北域動向。“
“只要洛陽亂起,漢室威嚴盡喪,天下必亂。吾袁氏有四世三公之稱,定能得各方相助,雄踞一方,逐鹿天下!哼哼!屆時,誰能阻擋吾袁氏兵鋒?剩餘皇室宗親又如何?當世所謂的俊傑英豪又如何?北域項敖又能如何?”
“主上睿智,下人提前預祝主上稱雄一方,橫掃天下!”
“既然如此,還不快快去安排各項事宜?不允許任何失誤?明白?”袁紹突然變臉,極是狠厲的說道。
“主上請放心,下人定會竭盡全力!”原本還比較淡定的黑衣人見袁紹變臉,嚇得幾乎躬身成一團,跪地拜道,趕緊離去。
袁紹望著離去的黑衣人,並未太多表情,只是腦海之中不停的閃爍著曹操、項敖、何進、董卓等人的樣貌,不斷搖頭或點頭的思討著日後計劃。
袁紹以為靈帝劉宏昏庸無度,萬事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是冥冥之中,天道之下,萬事萬物皆由其道,或直或曲,或長或短!袁紹謀劃如此之多,到底是自己能榮登九五之位,還是為他人作嫁衣,誰又能夠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