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南陽郡新野城內。
“將軍,周瑜大軍已經出兵襄陽,似乎打算悲傷新野而來。”蔡瑁看著眼前的少年,心中有些不滿。
自己雖然是自己投投奔炎國而來,但畢竟也是有過諸多大戰經驗的老將,此時卻只能暫時屈居在一個還不及冠的少年手下,讓蔡瑁憋屈不已。
要不是項敖接收南陽兵馬之後,將蔡瑁麾下一半兵力奪了去,再加上蔡瑁對周不疑的才能有幾分瞭解,蔡瑁此時估計再反的心思都有了。
周不疑看了看蔡瑁一眼,對著蔡瑁作揖,恭敬的說道:“辛苦德珪將軍。”
周不疑雖然沒有走入過荊州政權,但畢竟是劉表外甥,對於劉表昔日麾下的文臣武將,也瞭解不少。
蔡瑁的眼神透露出來的心思,周不疑心中恍如明鏡。
蔡老頭,不要以為吾麾下只有你荊州精銳。吾主炎王何其了得,早就在漢中佈下了棋子。即便沒有汝蔡瑁,荊州也是吾主囊中之物。
蔡瑁想著,不屑的瞧了瞧嘴角,然後仍舊一副恭敬的模樣說道:“豫州曹操沒有任何動向?”
“稟將軍,探子回報,豫州曹操只是在潁川(今許昌、平頂一代)、吳房(今漯河市以南遂平)一代布兵防禦,似乎並不會覺得吾等大軍會突襲豫州。”
周不疑點點頭,沒有多說。曹操雖然定都陳國陳縣,但對於潁川一代,曹操可是下了大力氣。
“周瑜北上的可全是水軍?”
“並不是。”蔡瑁搖搖頭,想了想說道:“除了孫策留下的兩萬水軍精銳,還有一萬南郡投降的水軍,雖戰力不及孫策本部,但也不可小覷。除開水軍,周瑜麾下還有將近三萬的步卒和騎兵混編的兵馬。”
“勢力不小嘛。”周不疑輕輕一笑,淡淡道:“看來不拿下荊州,周瑜可不會善罷甘休。”
蔡瑁不情願的對著周不疑拱了拱手道:“荊州乃是兵甲必爭之地,既然孫策已經奪下了南郡和江夏,怎麼可能會允許主公兵馬在南郡威脅自己。”
“德珪將軍所言極是。”周不疑點點頭,看著蔡瑁隨意問道:“以德珪將軍看來,此戰如何應對周瑜?”
蔡瑁不想周不疑竟然還會詢問自己的意見,有些詫異的看了眼周不疑,然後思討片刻。
“稟將軍,周瑜率領大軍北上,必然是想一統荊州。對於如今吳國來說,只要拿下荊州,憑藉吳國精銳的水軍,西可將劉備壓制在蜀地之內,被可將主公大軍抵擋在無關以外。如此以來,孫策就可以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對付曹操,奪得豫州、徐州。”
“而主公如今最重要的是東線與曹操的決戰,只要將軍能夠將周瑜大軍抵擋在新野以南,便可讓主公專心攻打曹操,也算是立下了大功。”
周不疑心中暗自嘆氣,如今的蔡瑁還是和以前一樣,只顧及眼前的利益。
“德珪將軍分析確實如此。”周不疑肯定的說道,然後嘆了口氣:“哎...不過主公似乎想讓在下儘快將荊州拿下,若是一直拖延,恐怕會被問責。”
蔡瑁聞言,眉頭微皺。這小子的是什麼意思?難道主公的重心並不是在黃河沿岸,而是在荊州?雖然曹操是主公南下的大敵,但是此時荊州暫時沒有安定下來,若是主公以雷霆之勢,從孫策手中奪過荊州,豈不是...
蔡瑁想著,似乎越覺如此,神色慢慢變得興奮起來。
“若是主公有令,將軍只管吩咐,老夫必然身先士卒,為主公打下荊州。”
雖然周不疑已經猜到蔡瑁心中的想法,但是對於蔡瑁的態度,周不疑還是非常滿意。
“不過襄陽不但有周瑜,還有孫堅老將韓當、謀士虞翻和新進大將步騭。在下也只是一個後進書生,無法上得戰場。若是戰場對決,在下擔心德珪將軍一人,恐怕...”
周不疑雖然說得不是很好聽,但是也是事實。如今的蔡瑁已經將近花甲,對上韓當,蔡瑁自然不怵,可是吳國新進的將領步騭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步騭(zhì),字子山。臨淮郡淮陰縣(今江蘇淮陰西北)人。說起步騭,在如今江南一帶,可是了不得的人物。
步騭最初避難江東,於孫策統事後,被孫策之弟孫權召為主記。後遊歷吳地,又任海鹽縣長,還任東曹掾,出領鄱陽太守。
孫策征戰豫州之時,被孫策派往交州,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率軍接管往交州,追拜使持節、徵南中郎將。後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將軍,封廣信侯。後遷右將軍、左護軍,改封臨湘侯。
在吳國將領之中,步騭也是僅次於周瑜、陸遜、呂蒙以及幾個老將之下的大功臣。
步騭的祖先為周代晉國大夫楊食,因其采邑在步這個地方,遂以步為氏。後步氏族人中有名步叔的人,是孔子七十弟子之一。根據史記記載此人為步叔乘,字子車。秦漢之際步氏族人有為將軍者,以功封淮陰侯,步氏於是成為淮陰大族。
漢末擾攘,步騭遷居到江東避亂,到江東後生活困苦。後與同齡的廣陵人衛旌相識交好,二人白天靠種瓜自給自足,在晚間則努力研習書籍。步騭廣泛地學習各種學問和技藝,各種書籍無不通讀博覽,他性格寬雅深沉,能夠折節降志,屈己辱身。
步騭不僅博學多才,武藝在吳國一眾大將之中,也能排在前三。
蔡瑁沉思良久,突然雙眉一挑,抬起頭來,對著周不疑作揖,輕笑著道:“若是將軍擔心老將不敵,老將倒是能夠推薦一人。”
“哦?”周不疑好奇問道:“能讓德珪將軍都推薦的人,必然不凡吧。”
蔡瑁輕輕一笑說道:“昔日南陽太守並非劉備麾下的魏延,而是了另有其人。”
“南陽太守?”周不疑先是一陣疑惑,然後恍然道:“武威張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