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燾看著下面的戰場,又對身旁的拓跋道:
“金角銀邊石肚子,下棋最重視佔角,其次是佔邊,腹地最不受重視,故有‘金角銀邊石肚子’之稱。
劉子業好像佔盡優勢,難怪世人稱他為鬼才。”
拓跋微微搖頭,一邊看一邊道:
“但傾城卻人棄我取,化腐朽為神奇,一改墨守成規的落子。
懂得臨陣變通,奇謀迭出,避開劉子業佈下的陷阱,先棄後取。
看似吃虧,其實是讓劉子業上了大當。”
拓跋燾也頷首:
“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拓跋觀看全域性,看著他們的戰況:
“劉子業那大雪崩定式,託靠定式雖然變化少簡明好掌握,但這定式有利有弊,暗藏瑕疵,美中不足。”
拓跋燾又吃驚道:
“哎呦,劉子業大雪崩外拐棄子取勢下法,又陡然運用內拐手段,創新佈局,圍繞雪崩的各種變化,佈下陷阱。”
拓跋卻從容道:
“可是他的陷阱再多,傾城隨機應變,見機行事。不僅不上當,還將雪山包圍了。”
蒙著眼睛,再採取這種不留餘地的疾風驟雨的快速戰法。
不僅要棋藝精湛,還得超凡絕倫的記憶力,更需要對認交叉洞穴的奇準。
棋手能做到這些,簡直是匪夷所思。
皇帝和拓跋他們越來越欽佩顧傾城了。
開始時戰場上旗幟少,劉子業還能姿勢曼妙的飛身去插旗。
但要想在黑暗中認準洞穴,絕非易事。
漸漸的,劉子業力不從心。
不僅不能在旗幟密集的戰場瀟灑飛身,而要靠緩步識別。
落旗猶豫不定。
而顧傾城依然飛身於戰場,腳踏旗杆,奇準奇快的將她的旗幟插在封殺敵人的位置。
上角的白雪逐漸被黑霧吞噬,封住最後一口氣,白旗被黑旗吃子提走。
越來越洶湧澎湃的黑霧,又風捲殘雲般席捲至中腹,將飄渺白雪纏繞住……
顧傾城在偌大的戰場飛躍,旗幟翻飛,下旗快、準、狠。
她的棋完全是隨機應變的好棋,沒有絲毫破綻的靈活轉身。
場上觀眾看來,她就如同沒矇眼睛一般,洞若觀火。
不禁驚為天人。
戰場上,劉子業越來越難以應付。
加上蒙著眼睛,難以分辨,又要記憶,疲於奔命,苦撐著應戰。
這實戰下盲旗,比起他昨晚訓練的只是純粹的蒙著眼睛,還要難上百倍。
千倍!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