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人也就此散去。
殿前指揮使种師道接到徽宗的旨意之後也是馬上開始調兵遣將起來。
將皇城禁衛軍全部派了出去,分成若干小隊直接湧入了京都的大街小巷之中。
禁衛軍跟衙門的官兵還是有所不同的,衙門的官兵相對而言比較懶散。
而禁衛軍卻不一樣,這些士兵看起來更加的莊嚴肅穆,即使不說話,也會給人一種無形的壓力。
有了這些軍隊的加入,京都也開始慢慢變得平靜下來。
也沒有人再敢鬧事,而那些被打的人,由各自的家人帶了回去,並沒有得到任何補償,。
當然,他們也不敢要補償,能撿回一條命就算不錯了。
至於那些打人的百姓,也僅僅是口頭上批評了一下,也並沒有對他們進行關押。
所謂法不責眾,這些百姓實在太多了,即使所有的牢房都空出來,也關不了這麼多人。
而且,這樣的打架鬥毆事件,也僅僅只是關上幾天,意義也不是很大。
京都的治安現在有種師道出面維持,三個衙門也沒去再管這件事,而是將重心放在了調查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這件事明面調查起來並不難,只不過是一群百姓受不了武大郎被抹黑,然後自發的組織起來,開始到處攻擊那些說武大郎壞人的人,然後加入的人越來越多,導致了現在這個局面。
但三炷香時間實在太短,他們能查到的只有表面的這一些線索,並不能查到是誰在暗中傳播這些言論。
不過作為奸臣陣營的鄧詢武自然知道是誰傳播的,當初大家都圍在一起分配過任務來著。
所以,他剛從御書房出來的時候就覺得此事與高俅有關,但不敢多說,畢竟高俅可是他們陣營的頂樑柱。
現在事情敗露,鄧詢武有些左右為難。
三炷香時間也快到了,鄧詢武也只能在路上思考這件事,最後到底要怎麼辦,終究是要做一個決定的。
至於林攄與韓忠彥,他們雖然沒查出來高俅才是幕後真兇,但這個時候,他們也不得不進宮覆命。
他們只希望這個調查能讓徽宗暫時滿意,至於,幕後真兇,希望徽宗能給他們一點時間。
開封府尹林攄是一個正直的人,可以說是一個忠臣,但他並沒有加入武大郎的陣營,他不喜歡拉幫結派。
因為在他看來,拉幫結派只會讓他在斷案的時候難做,所以,他一向是一個鶴立獨行的正直之人。
所以,林攄也不知道武大郎與蔡京他們的到底都謀劃了些什麼。
至於韓忠彥,處事比較圓滑,算是一棵牆頭草,對於今天這個局面,他也是有一種被人坑的感覺,要說起來,他真的很無辜,他什麼都沒做,這樣的事卻找上門來。。
誰又能想到,京都會發生這樣的大事。
此刻的這三人都很無奈,他們也陸續地又回到了御書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