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覺厲的驚愕!
道、天、地、將、法。
以正合以奇勝。
這是一個十五歲的年輕人能領悟出來的麼?
就算是從小讀兵書,可閱歷也不足以他有此覺悟啊!
此間,最震撼的當屬曹仁。
倒不是震撼於這年輕人對《孫子兵法》全面的理解,實在是,他的解析、他舉出的案例讓曹仁感覺很熟悉,卻又說不準到底是對,是錯?
“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他鐵定聽大哥講過…
“以正合,以奇勝”,也好像有那麼點兒印象。
可,經一個十餘歲的少年之口侃侃而出,總是讓人感覺有點“不真實”!
這…
“曹將軍?他講的對不對呀?”
一干副將滿眼期盼的望向曹仁。
曹仁一聳肩…“我…我不知道啊!”
《孫子兵法》…曹仁學的都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他如何敢評判陸羽的解析!
“這…怕是隻有我大哥能評判了!”
“那…是否要稟明曹公?”副將提議道。
譙沛軍營裡出了一個十五歲能解析《孫子兵法》的人才。
曹操頒佈求賢令,這不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這事兒可太大了!
“大哥如今在兗州境內征討蛾賊,怕是不在衙署…”曹仁凝眉。
不過,他猛地想到了什麼。“你們…即刻,去稟報夏侯將軍,若是妙才再此,他一定能夠判斷準確!”
妙才是夏侯淵的字號…
當初,曹操指點《孫子兵法》時,除了曹仁在場外,夏侯淵也在場,且夏侯淵聽得更仔細,記得更清楚。
曹仁想到了這一層,急忙吩咐。“妙才就在附近,爾等即刻去請…”
…
馬蹄聲響徹,不多時,夏侯淵與一干親衛匆匆趕來。
“子孝?何事喚我這麼急?”
“別說那麼多了…”曹仁一把將夏侯淵拉了過來,迫不及待的問道。“你快來解析一下,昔日大哥教授我們《孫子兵法》時提到的那致勝的五個維度‘道、天、地、將、法’,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