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忘了!”
“鬼老!”
“好嘛!好嘛!也許,確實有些關係。不過你小子不用擔心,我教給你的《分魂離魄大法》本就是經由我老人家修改過的,你的三魂又是常駐於三花之內,並未離體,由三魂統攝七魄,料來……料來是出不了什麼大問題的……”說到最後,鬼頭的聲音越來越小,意識到蕭勉的怒氣值嗖嗖的往上升,鬼頭連忙轉移話題:“方才那老和尚教給你什麼了?”
“……,不知道!”
“要不,先看看?反正你的神念數量剛剛激增,又都還弱小,必須要放到仙石中經過溫養才能使用,趁此閒暇,不如好好找找看,老和尚打入你體內的那道佛光是什麼神通!”
蕭勉沉默片刻之後,接受了鬼頭的慫恿。
因為有著上一次尋找伏虎尊者佛光的經驗,也因此這一次蕭勉很快便找到了降龍尊者打入自己體內的那道佛光。
和當初那道幻化成古樸金鐘的佛光不同的是,降龍尊者打入蕭勉體內的這道佛光形成了一個蒲團的樣子。
蒲團?
這不是佛門弟子打坐的時候用到的東西嗎?
降龍尊者往自己腦袋裡放進來一個蒲團算怎麼回事?
“阿彌陀佛!小子你著相了!此蒲團不過是那道佛光在你腦海中的顯化罷了,卻並非是一個真的蒲團。明心見性,直指本心,透過外物之惑而洞徹內在本質,方是修行之道!”
“……,鬼老,我看您和佛門有緣,要不,您就留在天龍寺吧!”
“別!千萬別!老子和佛門一塊靈石的關係都沒有!”
戲耍了鬼頭一番之後,蕭勉專心體悟那道蒲團佛光。
得了鬼頭的提醒,蕭勉對蒲團的外形視而不見,卻著重於分析構成佛光蒲團的本質屬性。經過不知多久的冥思苦想,蕭勉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從儲物袋中取出一件器物。
那東西赫然也是一個蒲團,乃是前些年在陵川坊市花費少許靈石撿漏所得,今日卻被蕭勉翻了出來。
將那蒲團放在虛空中,定神一攝,腦海中的那道佛光便飛射而出,撲入了那個蒲團中,兩者相合,合二為一。
如此一來,原本虛幻不可捉摸的佛光便有了實物的載體,蕭勉將那蒲團拿在手上,不斷摸索,仔細體悟。漸漸地,原本應該空無一物的腦海中,又生成了一個蒲團狀的物體,這個物體卻是由一串串梵文位元組組成,蕭勉今生從沒修習過梵文,卻無師自通,對那組成蒲團的梵文了如指掌,記憶深刻。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情不自禁的,蕭勉口中冒出一長串連他自己都覺得匪夷所思的音節,斷斷續續,連連貫貫,漫不經心卻又爛熟於心。
隨著蕭勉的唸經聲,他面前的那個蒲團開始剝繭抽絲一般分解開來,一根根、一絲絲、一縷縷、一條條,整個蒲團在瞬間分解成了成千上萬條蒲草,每一條蒲草上又鐫刻著一個梵文字元,閃爍著淡淡的佛性光輝,在蕭勉身邊飛飛揚揚。
恍惚間,蕭勉便見到有位老僧在一片廣袤無垠的蒲草塘裡穿行而過,衣不沾水,足不點地,身後卻帶出一條條粗壯老成的蒲草;畫面一轉,老僧將那些蒲草暴曬在正午的陽光下,淡淡的蒲草香氣隔著時空傳遞過來;畫面再一轉,老僧在靜室中親手鞣製曬乾的蒲草,將之編成一股股蒲繩,再用繩子編成蒲團;而後就見老僧坐在蒲團上,雙目微闔,雙手合十,寶相莊嚴,口誦佛號——阿彌陀佛!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讓蕭勉渾身一顫,下一霎那,圍繞在蕭勉身邊的上萬條蒲草飛射入蕭勉腦海,重組成蒲團。
“既然是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而生,便叫你‘心經蒲團’吧!”
福如心至,蕭勉輕聲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