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巴目光如炬,神色篤定地說道:“看來,此人確有推動天下大勢運轉的才能,既然那人幫助過大汗,又有如此才能,大汗為何那時不留下他?”
忽必烈惋惜道:“國師,你以為本汗不想挽留他嗎?是他執意不肯留在本汗身邊,為本汗效力,自他以身引開武林各派之人後,本汗便失去了他的訊息,後來又逢開平、燕京之困局,本汗便再也未將此事記掛於心了,如今想來,卻也是本汗的疏忽。”
思巴鄭重勸道:“大汗,如今正值天下大勢運轉之際,此人又是身負主宰天下大勢之使命,若是不被大汗所用,那他自然會被其他勢力所用,若我等不率先爭取,讓他落入阿里不哥又或者南宋之手,只怕,天下大勢便會隨著他的助陣而被逆轉,大汗若是信得過臣,臣願竭盡所能勸服此人,事關重大,望大汗應對此事更加重視才是。”
思巴所言句句直戳痛忽必烈的神經,一番深思,當即嚴肅認真地命道:“國師所言,關切蒙古命運,本汗就委派你處理此事,記住,那梅兄弟有任何請求,本汗皆會應允。”
思巴聽到此話,看出了忽必烈對此事的態度,心下大安,因忌怕南宋和阿里不哥捷足先登,思巴領命後便即刻動身與張宏彥匯合。
思巴的擔心是正確的,南羅星也善於星象,當他看到王星隱沒,龍星顯現,也是異常驚訝,當即向阿臺稟報,阿臺也立即將此事奏報阿里不哥。
當年那摩耶臨死之際,心向忽必烈,故而,雖在阿里不哥勢力範圍和林之內,卻也並沒有將龍星之事告訴阿里不哥,而阿里不哥聞悉此事後,忽而記起了少時窩闊臺汗親征成都城之事,不由得親自前往聚賢閣詢問南羅星。
南羅星善於星象,便將龍星傳說告訴了阿里不哥,阿里不哥聽到後,對那命帶龍星之子很是看重,便也早早地命南羅星帶著鬼臉老怪等四人往尹川方向而去。
南羅星等人在尹川城西北搜尋半個多月無果,南羅星依著星象位置斷定那人就在盤古峰內,便領著眾人返回和林,將此事細細稟報給了阿里不哥,阿里不哥礙於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委派聚賢閣的一眾高手,便將此事擱置,卻也叮囑南羅星仔細留意此事最新的變動。
宗正出來盤古峰的當夜,張宏彥與中山八狼的老大等人看著星象,知道宗正已經早已不在尹城附近,便依著星象的位置騎馬追去。
而當夜,南羅星也看到了龍星的移動,他知道那命帶龍星之人終於出山了,便第一時間將此事告知了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前陣子派聚賢閣的高手救下阿臺並趁機刺殺忽必烈,卻不小心中了圈套,折了竺韻詩,已甚是氣餒,忽又聽到西路軍大敗的訊息,自知又少了一層取勝把握,心中悶悶不樂。
聽到南羅星的奏報後,阿里不哥便下定決心定要將那人牢牢握在自己的手心,如此,與忽必烈相爭,自然多出許多把握。
於是,阿里不哥便命南羅星等五人全部出動,務求將命帶龍星之人帶回和林,此番,可謂是下了嚴令,足見阿里不哥對此事的看重。
而南宋那邊,由於宋皇老邁,加之賈似道不信星象之事,當著大朝,詰問許文聰道:“國道興盛乃由國力而定,豈會由一人決定,許大人未免對那人的作用過於誇張,再說,星象之說素無根據。”
許文聰以古今星象例項力辯道:“丞相大人此言差矣,唐朝天文宮太史令李淳風觀天象,現太白星連日顯現於白天,他向太宗諫言“太白星預示‘女主當昌’”;其後,果不其然,高宗薨而武氏興,可見,星象之說確有其理,而一人之力也足以改動國本。”
眾臣聽到許文聰的辯駁,有些朝臣覺著有理,一時在朝堂上口舌雜亂起來。
賈似道復又反問道:“既是如此,前日裡許大人派人前往尋找那人,可有訊息?”
許文聰剛欲回覆龍星最新動態,賈似道便又立時堵上了他的嘴,復又言辭鑿鑿地說道:“若真是像許大人所說那般,許大人至今尚未尋獲那人,也是許大人辦事不力。”
兩人在朝上一時爭執不下,宋皇不願多聽,便草草退朝,之後許文聰因為忌憚賈似道的權力,加之前幾個月一直未能尋到命帶龍星之命的那個人,想著自己也已經老邁,南宋朝廷的風氣又已然如此,自己有心卻已經力不足,還是安心度過在朝的餘日,便再也沒有提過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