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龍引闕> 第七十六章 暗影風清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六章 暗影風清揚 (2 / 2)

張柔並未就方才所言進行解釋,而是談起了當今天下的形勢,他目光深邃,臉色凝重,口中言道,

“自靖康之恥始算,整個宋朝莫不是奸臣當道,便是皇帝昏庸無能,好不容易政道清明,皇帝英明,卻頗受兵亂之災,百姓實際上是受盡了苦難;整個大宋歷經西夏、大理、大遼、大金乃至現在的蒙古,權威不斷受到外族挑釁,然,卻並無漢唐應有的作為,蒙古自成吉思汗興兵,大金、西夏和大理風捲殘雲般枯枝凋零,蒙古滅宋已成大勢,無謂的抵抗只會徒增殺戮,也只會給百姓帶來更大的傷亡,說到底,國土分裂不能一統,受害的還是老百姓。”

宗正聽完張柔所言,頗有觸動,戰爭難免有傷亡,所耗錢糧,無不源自百姓,作戰之兵哪個不是來自百姓之家,一朝命喪,便又多了一戶鰥寡之家,想起釣魚城慘烈的戰爭,想起自己一計毀掉蒙哥糧草,宗正有些自責和傷感。

“依張將軍所言,蒙古就能給百姓帶來福祉嗎?”宗正不禁反問道,

未及張柔回答,董文炳便已經按捺不住,搶在張柔之前回道:“不一定。”

宗正對董文炳的回答感到很是詫異,不禁又重複道:“不一定?”眼裡滿是疑惑和不解。

張柔也是被董將軍的回答怔住了,亦向董將軍投來疑惑的眼神,董文炳望著張、宗二人,繼續說道,

“我之所以說不一定,那是因為要看蒙古究竟誰當家做主,誰能夠登上大汗之位,真正掌控蒙古全域性。”

董文炳此話一出,張柔豁然開朗,知道了董文炳想說動宗正為忽必烈爭汗出謀劃策的用意,隨即附和道,

“董將軍所言甚是,若是我們王爺繼承汗位,便可保萬民福祉,若是漠北王繼承汗位,那天下只能繼續大亂。”

宗正疑問道:“此話怎講?”

張柔解釋道:“先汗臨終前本已經將汗位傳給我們王爺,但是現在王爺的弟弟漠北王卻暗中篡位,欲在和林稱汗,此番就是他派人刺殺王爺的,倘若王爺一死,那便是漠北王為蒙古大汗,到時候,我們大宋的百姓就苦了,因為在漠北王眼裡只有蒙古宗族的利益,哪裡會管我們大宋百姓的死活。”

“而我們漠南王則不同,他自小受漢學儒家薰陶,對治國治世頗有其道,他是個以百姓為先的王爺,蒙古軍每到一處便要燒殺搶奪,我們王爺卻從未如此,梅少俠試想,若是讓這樣的王爺登得汗位,將來一統天下,他怎會不善待天下百姓呢?”董文炳順勢接過張柔的話,語氣深沉地說道,

張柔贊同道:“董將軍所言甚是,我也是因此決心襄助漠南王,誓死追隨,若是此番,王爺不能順利爭得汗位,我也將隱居世外,再無他志。”

宗正看著二人真摯的眼神,想起昨夜與忽必烈的一番交談,倒對忽必烈改觀不少,不過,想起美人谷,便還是心有憤懣,對張、董二人所言亦是不敢盡信。

自美人谷往鄂州的路上,宗正便一直聽到百姓唸叨賈似道這個名字,經過詢問,方才知道賈似道乃是南宋當朝丞相,盛極一時的權臣,此番授命正負責鄂州城防,他所佈之局成敗的關鍵也在此人,故而,宗正不敢大意,還是決定再次詢問張、董兩位老將,進一步確認。

“兩位將軍對賈似道如何看法?”一陣緘默後,宗正飲了一口茶,復又詢問道,

張柔聽到宗正提及賈似道,料想定和其所謀計策有關,便如實客觀地評價了此人,張柔如是說道,

“賈似道文官出身,卻統管武職,故而,膽色少,卻好大喜功,私下又頗為貪財,此番受命負責鄂州城防,倒可以看出有些守城的手段,但是,卻終究不成氣候,太過保守,或者說一向過於安逸的他有些貪生怕死,缺少武將那般英雄氣概。”

董文炳並未評論此人,倒是補充了一句:“現如今,南宋又有幾人不是如此呢?整個朝局的風氣都已經如此。”言辭間有著些不滿和苛責。

宗正聽完張柔所言,對自己所籌謀之局又多了一成勝算。

隨後,宗正又和兩位將軍談論了一番中原武林同蒙古及南宋朝廷的關係,經過一番細聊,倒是解開心中不少疑問,雖說不能將心中疑惑盡數弄清,卻起碼對朝廷及江湖武林的整體格局有了初步的理解。

茶水飲了一番又一番,該問的話已經問得差不多了,宗正聽完兩位老將的解釋,心安不少,便拱禮辭謝,返回自己的營帳安心休息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