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留在西南治理吐蕃和大理,任用吐蕃和大理原先的貴族,並未對當地的民俗和一些重要制度進行大大的改變。
只過了兩年,大理和吐蕃逐漸臣服,忽必烈亦得到兩地百姓的擁戴。
次年開春天氣回暖,草長鶯飛,萬物新活,阿里不哥和蒙哥一同騎馬狩獵。
兩人歸來之時並行而走,阿里不哥對忽必烈在西南的聲望感到頗為不安,故而心中有些不快。趁著狩獵歸來,他便開始鼓動蒙哥。
“大汗可有聽聞四哥的一些訊息?”
“什麼訊息?”蒙哥望了阿里不哥一眼,立時便看穿了阿里不哥的心思。
阿里不哥轉動著眼睛,露出狡黠之光,繼續說道,
“四哥以治理大理為名,暗中卻蓄養兵力,積斂財物,恐有.....”
阿里不哥突然收住不語。暗示之意非常明顯。
蒙哥停下坐騎,思慮了一會。
“行了!你不用說了!我自然有我的打算!”
蒙哥並不在意,只是隨意地回了一句,阿里不哥便不再多言,他心裡已經清楚此計不湊效。
然而,蒙哥回去後還是便擬了一道詔諭,召忽必烈回和林商議滅宋大計。
忽必烈接到信使傳遞來的的詔諭,便立刻召開了軍情會議。
大將兀良合臺勸忽必烈莫要回和林,他語氣沉珂地對忽必烈說道,
“大王,大汗此時召你回去,必定是對你心存疑慮,此次前去恐有不測!”
忽必烈卻絲毫不懼,凌然說道。
“我若不回,反叛之心昭彰,大汗派兵伐我,只會讓我大蒙古國愈加衰落,於大局,我該回。更何況我相信大汗聖明,會明白我的忠心的,再說我們是親兄弟,手足情深,於私,我也該回去。”
兀良合臺見忽必烈心意已決,自不再多言。
其餘將領亦不再作聲。
翌日,忽必烈便奉令回和林面見蒙哥。
知道忽必烈奉詔返還,蒙哥心下大安,特意設宴款待,為忽必烈接風洗塵,其中心思,不說也明。
蒙哥在大帳之內設左右各六席,桌臺之上擺滿牛羊之肉和美酒器皿。
眾親王宗族和萬戶大將飲酒啖肉,笑顏歡談。
蒙哥深知忽必烈的性子,特意設了一個接風宴,在輕鬆隨意地氛圍裡提起攻宋一事。
“今天,我們聚集在此主要是商討攻宋大計,各位有什麼進攻的戰略儘可說出來一道參詳!”
忽必烈本就略帶激憤,見此情景,自然按捺不住,率先起身說道。
“大汗,不是說好推遲兩年進攻南宋的嗎?怎麼一年不到就改變時間了呢?”
大汗揮手示意忽必烈坐下,解釋道,
“四弟,我知道你現下肯定很氣憤!但是本汗自有本汗的考慮,從你回報的大理軍情來看,你已經形成了對南宋側後包圍的形勢,此時出兵尚有突襲之效,倘若再推遲一年,只怕南宋會相應地增強防備。”
忽必烈坐下後,少許和緩。
“大汗所言不無道理,年初我也曾考慮到這個問題,只是前陣子南宋重新配置了城防,我擔心這其中有什麼陰謀,正在派人摸清底細。大汗可否....”
忽必烈還未說完,阿里不哥便起身插上話。
“南宋早就羸弱不堪了!賈似道專權,朝中無人可用,‘天將予我,我不取之,是謂罪過也!’這句漢人的話四哥應該很清楚吧!”
忽必烈看著阿里不哥斥拔囂張的樣子,心中頗為不爽,顧及兄弟之情,也只好忍住。
“我只是想提醒大汗不要低估了宋人的實力!”忽必烈憤憤地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