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天地分陰陽,人也分好壞,有天使,便有惡魔,有了一個組織,那它就自然會有自己的對頭,黑獄也不例外。
黑獄始建於三百年前的清朝,那時候有一個隸屬於皇庭的神秘組織,它的名字就叫做“粘杆處!”
可能有些人對於這個粘杆處的名字還感覺很陌生,但我要說起另一個名字,你們就會知道是誰了,那就是傳說中的‘血滴子’。
顧名思義,“粘杆處“,在外人的眼裡,就是一個專司負責幫皇帝粘蟬捉蜻蜒、釣魚的服務組織。
當清世宗還是皇子時,他居住於京城東北新橋附近的府邸中,內院中長有一些高大的樹木,每逢盛夏初秋,繁茂枝葉中有鳴蟬聒噪。
於是,喜靜畏暑的胤禛便命門客家丁操杆捕蟬。
康熙四十八年,胤禛從“多羅貝勒“被晉升為“和碩雍親王“,其時康熙眾多皇子間的角逐也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也就是傳說中的九子奪嫡。
皇四子胤禛表面上與世無爭,暗地裡卻制定綱領,加緊了爭儲的步伐,他秘密招募江湖中武功高手,訓練家丁隊伍,這支隊伍的任務是四處刺探情報,為其剷除異己,而這個組織便叫“粘杆處”。
粘杆處這個組織也是清朝最早的情報機構。
在粘杆處中,由皇帝親自選則八旗子弟中的獧捷者為執事人,就相當於間諜辦的辦公室主任。
粘竿處,又稱尚虞備用處,尚虞備用處是非常具有實權的部門,就像是明朝的錦衣衛一樣。
此處的侍衛負責每天早晨到內奏事處接收奏摺,還有負責稽查官員二人,如發現奏事處有形跡可疑的人員,有權命令上虞備用處的侍衛緝拿。
由此可見,“粘杆處“表面上是伺候皇室玩耍的服務機關,實則是一個特務組織。小說中所謂的“血滴子“指的就是粘杆處的這些人。
不難推想,清世宗是把政敵比作魚、蟬、蜻蜒一樣的小動物來撒網捕捉、加以控制的。
清世宗去世後,清高宗繼續利用“粘杆處“控制京內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動,更是將粘杆處的權力推到了頂峰,大興文字獄坑殺漢人有識之士的,就是這群人。
一直到清高宗死後,清仁宗嘉慶皇帝誅殺和珅,牽連清洗“粘杆處“,“粘杆處“的特務活動才逐漸廢除。
對於粘杆處這種專門為皇帝處理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的組織來說,一旦被廢除,那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毀滅,就是滅頂之災。
當時粘杆處的執事人被一杯毒酒刺死,旗下所有成員全部遭受到的坑殺以及迫害,可還是有那麼幾個比較幸運的人因為出任務還在外面,所以倖免遇難。
於是,這些人直接選擇離開了皇庭,帶著自己的本領來到了一座不知名的山林之中,在這裡開荒種地,建起了一座小小的村落,他們也都開始娶妻生子,過起了田園生活。
日子雖然過得困苦,但也不失為安寧與幸福,但這樣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他們的行蹤,因為他們好心救了一個人而暴露,皇庭當即便派人追殺他們這些存活下來的粘杆處餘黨。
而追殺他們的這個組織的名字,就叫做飛羽。
飛羽當中的人,都是從小便接受嚴酷的訓練而長大,在那個時候,幾乎將整個村落都屠殺殆盡,只有幾個倖存者躲過了一劫。
從那天開始,這些人便立下誓言必定誅滅飛羽為死去的家人報仇,黑獄這個組織也就此建立。
他們沒有錢,就去搶,他們沒有人,就去綁架,他們沒有實力,就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壯大實力,可每一次當他們的實力即將能和飛羽對抗的時候,就會被飛羽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掉主力。
可黑獄的人就有這種堅持不懈的毅力,被打掉一次,就會再一次建立,就像是野草一樣,野火永遠無法將其焚燒殆盡,一到春天的時候,必定再次生長出來。
兩個組織在華夏的地下世界對抗了足有兩百多年的時間,如此往復,如此對抗,歷年來黑獄中走出來的強者幾乎無一例外都死在了飛羽成員的手上。
現在又到了這樣的時刻,黑獄在一年前,十八號出山的時候,它的實力便已經達到了數百年來最巔峰的時刻,夏蒼本以為以黑獄現在的實力可以和飛羽抗衡了,可沒想到,在飛羽的面前,黑獄還是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如今飛羽只出動了一個人,便已經連續殺掉了黑獄中的五個強者,飛羽如今到底有多強大,根本就無人知道,甚至連夏蒼都無法瞭解其中的五分之一。
當霍思傲聽完之後,他心中的震驚也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在此時此刻,他才知道,自己只是一隻井底之蛙,本來他以為自己已經足夠了解這個江湖了,可沒想到,自己只是瞭解了其中的一點點皮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