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老子答應了麼?
“送一個人,接一個人?”
新出爐的團率李驚瀾站在大帳內,一臉懵逼的望著大帥吳庸。
“對,你得去趟慶城。”
“不去,打死都不去!”
吳庸衝他揮揮手。
“嗯?這也行?沒有討價還價,可不是大帥的風格!”
“我這是告別,行了,你可以被打死了!”
…….
“這次真不是你老爹的意思,送人是個捎帶,接的這個人我也惹不起,指名道姓的讓你去接,箇中緣由我也不太清楚,來頭太大,你爹不肯說,我不敢問。”
“有危險?”
“看你爹的意思,是禍福難料。”
……
次日,李驚瀾率百人隊輕裝出營,吳庸撥了一個十人隊的馬隊給他,李驚瀾帶著三個十人隊在前,一輛平淡無奇的馬車居中,付海清帶著馬隊十人,和六個十人隊步卒在後。
雖然吳庸沒有特殊囑咐什麼,那就意味著馬車裡的人,不需要太照顧,也沒什麼危險,畢竟在雁門關腳下常駐著十萬秦軍,什麼山匪路霸,什麼江湖豪客,在玄甲鐵騎面前,都是平推而已。但出營百里李驚瀾依舊按部就班的派出一個斥候隊,百人隊也隨時可以圍繞馬車變成一個雁翎陣。
馬邑與慶城之間不到三百里,穿過一片平原,是一道東西列成一線的山巒,算是慶城和邑城的分界線,山巒的中間有道大裂縫,四十丈寬,百丈餘長,一條驛道從中間穿過,左近有座烽火臺,幾個零星的稜煲,常規的有三個十人隊駐防。這裡有個很威風的名字叫殺虎口,一作殺胡口,無論是殺虎還是殺胡,都是威武霸氣。
夕陽照在山坡上的白樺樹林裡,發出金黃色的光芒,細碎的瘋從林間穿過,發出尖厲的呼嘯。
付海清穿過隊伍,打馬向前來到李驚瀾身邊,倆人嘀咕了幾句,才返回後軍。
等付海清回到隊伍之後,李驚瀾突然下令:“雁翎陣,全速!”
百人隊迅速變陣,前隊以李驚瀾為鋒矢,列衝鋒隊形,後隊兩翼各分出兩個十人隊,馬隊斷後,陡然加速,衝向殺虎口。
李驚瀾俯身馬上,右手按在橫刀的刀柄上,左手叩上臂弩,戰馬雲煙四蹄踏著碎步,和步卒保持足夠的距離。
往前十丈,一隻響箭自林間躥出,往李驚瀾當胸撞來,李驚瀾大喝一聲,右手橫刀將長箭向外撥出,其實他更能將長箭斬斷,但密林之後是什麼?他並不知道,所以儘可能的不多浪費一絲體力。
雁翎陣繼續前衝,驛道兩側密林中隱隱約約站起數道身影,人數不多。
北疆的戰兵幾乎都是百戰老卒,行軍速度極快,說話間已經衝出三十餘丈,忽聽的頭頂“轟隆”一聲,一塊巨石從左側山坡上滾了下來。
李驚瀾大吼:“止!”
全軍驟停。
大石從隊伍前三十餘步滾落,激起一陣煙塵。
李驚瀾雙目死死盯住煙塵升起的地方,左臂高舉,單拳緊握。百人隊,圍繞馬車收縮陣型,刀尖向外,圍成一個小圓陣。
煙塵落盡處,巨石前方閃出六道身影。
“媽的,是江湖人。”
李驚瀾橫刀斜伸,十人馬隊從圓陣兩側跟了上來。付海清率四十人隊步卒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