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四十三章 煮茶驚四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三章 煮茶驚四座 (1 / 2)

茶者,南方嘉木也。

茶為健康之液,靈魂之飲。為此,農廬夫妻愈做愈深,越來越廣。不久,經他倆反覆揣摩,精心研製,打造出“天心毛峰”新品種。

說起“天心毛峰”這種珍貴的茶葉,還有一段有趣的往事。

那一年,新任祁縣令帶書童到雲霧山春遊,迷了路,遇到一位斜挎竹簍的老和尚,便借宿於天鹿禪寺院中。

長老泡茶敬客時,縣令細看這茶葉色微黃,形似雀舌,身披白毫,沸水沖泡下去,只看熱氣繞碗邊轉了一圈,轉到碗中心後就直線升騰,約有一尺高,然後在空中轉一圓圈,便化成一朵白蓮花。那白蓮花又慢慢上升化為一團雲霧,最後散成一縷縷熱氣飄蕩開來,幽香滿室。

縣令驚奇不已,問後方知此茶名叫天心毛峰,是天心岩山頭那五棵仙籽茶樹所制。

臨別時,長老贈送此茶一包和山泉水一葫蘆,並囑一定要用此泉水沖泡,才能出現白蓮奇景。

這縣令名叫祁享,回縣衙後,正遇同窗舊友來訪,便將沖泡天心毛峰表演一番。

祁縣令舊友甚是驚喜,便透過王爺,想獻仙茶邀功請賞。

王爺稟奏皇上後,讓他到京城表演,此時皇帝傳令進宮表演,卻不見白蓮奇景出現,皇上大怒,他這才據實說道,這是雲霧山祁縣令所獻。

皇帝立即傳令祁享進宮受審。

祁縣令進宮後,方知未用青溪山泉水沖泡之故,講明緣由後,請求回雲霧山青溪取水。

准奏後,祁縣令來到雲霧山拜見長老,長老將青溪山泉水交給他。他不敢耽誤,趕緊赴京城,在皇帝面前再次沖泡玉杯中的天心毛峰,果然出現了白蓮奇觀,皇帝看後龍顏大悅,便對祁縣令說道:“朕念你獻茶有功,升你為湖廣巡撫,三日後就上任去吧。”

祁縣令心中感概萬端,暗忖道:“雲霧山名茶尚且品質清高,何況為人呢?”

於是脫下官服玉帶,來到雲霧山天鹿禪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元正。如今在蒼松入雲、修竹夾道的天鹿禪寺下的石林中,有一墓塔遺址,相傳就是元正和尚的墳墓。

那位寺中長老所用之茶,正是農盧家供給寺廟高僧大德飲用的天心毛峰。這也是農家沿襲下來的傳統。

農廬正是以天心岩那五棵仙籽茶樹為原料,製作出天心毛峰和天心銀針上品茶葉。天心銀針茶色白如銀,形直如針,具有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

這也印證了古人所言:“諸藥為百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

在雲霧山茶坊周圍,天生野趣,環境獨特,皆垂柳拂地,野花鬥豔,蛙蜂齊躁,蝶舞蟄鳴。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茶坊不僅贏得了好口碑,而且飲茶環境寬鬆自如,彷彿有一股無形的磁場,頗能吸引三教九流的廣大茶客。

自清晨至黃昏,茶客猶如走馬燈似的,你來我往,絡繹不絕。至於那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茶膩子”,則終日泡在茶坊裡,長時間佔著座位,而善良的農廬夫妻從不對其下逐客令,恪守和氣生財之道。

而遛鳥者,作為每天第一批茶客,他們在涉足郊野遛完鳥後,進城先奔茶坊,藉以歇歇腿、喝茶兼賞鳥。而茶坊早已是柴火正紅、水沸茶舒、清香撲鼻了。他們與農廬夫妻互談茶經,嘮嘮家常,恬淡的心情溢於言表。

第二波茶客是一些手藝人。這些人於茶道不感興趣,迫於生計,多在上午八、九點鐘來茶坊聚會,各自沏壺茶慢慢喝著,肚子裡沒什麼油水,因怕“水飽”後被茶涮得越發心慌,故而只是小口小口地抿,一旦被僱傭,就棄茶揚長而去;倘若無人問津,則耗至中午怏怏回家。

午後的茶座是另一撥人馬,形形色色,充斥在各個角落,一面大口喝著茶,一面交換著租賃、買賣或典押房屋的訊息,或從事放高利貸的營生。還有賣藝的,混場子的,也有“打鼓的”小販,把茶坊當作集散地,互通情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