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三十八章 茶業新傳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八章 茶業新傳奇 (1 / 2)

雲霧山又到了春季。山上雲遮霧罩,山谷中各種鮮花肆意開放,繽紛爛漫,其美景勝似蓬萊仙山。每當山風吹拂,那滿山滿谷的花瓣就隨風飄入山澗,沿山溪順流而去,真應了“桃源定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的詩意。而這條山澗被世人稱作花谷,流傳至今。

花谷的美景,惹得天上的神仙也動了凡心,時常駕祥雲而至。

有一天,南海觀世音菩薩前來觀賞,贊曰:此乃神農氏得茶之地!她就想在此留點紀念。於是,觀世音菩薩在山頂絕巖上留下幾粒仙茶種籽,就回南海去了。這樣,花谷就成了遠近聞名的茶葉聖地。花谷陪伴在農家茶園左右,使那棵千年古茶樹又增添了幾分神韻和傳奇,也注入了花一樣迷人的芬芳和香氣。

時光荏苒,朝代更迭。這花谷雖是個小地名,但屬於一個產茶區,也成了茶葉優良品質的代名詞。尤其是在農家世代的帶動下,花谷的種茶製茶技術越來越精湛,從事茶業生產的茶農也越來越多,就連京城的達官顯貴也知道花谷的盛名。於是,京城傳旨讓州府用花谷的地方茶進貢朝廷。這一年,可苦了花谷的茶農!

中國貢茶制度始於唐朝,對於普通茶農而言,這無疑是一條緊箍咒。

這樣一來,花谷茶農唯有敬奉好茶,別無他路。朝廷的命令下來了:每家每戶都要把家中最好的茶獻出來,讓官府品嚐挑選,如不滿意,還有可能人頭落地,家破人亡。儘管茶農們都獻出了最好的茶,可官府仍不滿意,認為花谷茶農故意藏匿,沒有拿出絕品花谷茶進貢朝廷。

死令已到:限期五日,讓茶農們獻出極品花谷茶交給官府,否則,殺盡花谷茶農!這一招真夠陰險毒辣的。

此事傳出,可愁煞了所有花谷茶農,這當然也包括農家。有一位茶農叫張金貴,回到家後,將官府限期五日、獻出極品茶的事告訴家人,家人聽後都愁壞了。因為他家的好茶已經全部上交了。

張金貴有個女兒叫玉露,年方十八,長得美麗端莊,溫柔賢淑,對父母極為孝順,馬上就要出嫁了。聽了父親的話後,玉露姑娘就想採到極品茶,替父親分憂。可是怎樣才能採到極品茶呢?

玉露姑娘思來想去,就想到了仙人留仙茶種籽的傳說,何不一試,看是否真有仙茶?

如有的話,就能救了全村的父老鄉親。於是玉露姑娘歷盡千辛萬苦,登上斷崖絕峰,採回鮮茶,把採得的芽葉貼身珍藏,以其少女的純陰芳香之體進行焙制。回到家,家人甚喜。隨即,其父便攜茶上交官府,官員看後大悅。玉露一家人得以解危,茶農們也脫離了苦海。

這茶樹,一叢叢;這仙茶,一片片,竟然有了如此神奇的力量,同時也被賦予神聖不可侵犯!

荊山號稱植物王國,為茶馬古道提供了大量的貿易貨物。其中茶葉佔據了很大的份額。從最初利用野生茶,“起疆之初,山崖水畔,不種自生”,這個屬於古野生茶樹種生長的地方,直至出現人工栽培的茶樹,可以說在經歷了一個漫長時期的發展,才有今天茶市的繁榮。

茶為國飲,發乎神農;茶祖在楚山,茶源始於荊楚。西漢時期,張騫開通西域後,東西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楚地之茶在那時就名聲鵲起。

荊山茶商古時行銷的一條路線是由陸路進入襄陽一帶,後入長安,直至宮廷;另一條路線是入川蜀後走川藏線,進行茶馬互市。同時以茶葉換回馬匹和皮製商品。在南頤縣,還有一條近代路線是由沮河運銷至江陵,由江陵入長江到漢口,走陸路到蒙古,經過茶馬互市進入俄羅斯。

茶馬古道上的人們一天都離不開茶,這正是能夠長期維繫茶馬互市的原動力和生命線。比如,藏民有“一日無茶則滯”的說法,在藏語中“茶”的發音是“jia”,藏族有一句古語說到“加察熱,加霞熱,加梭熱”,翻譯成漢語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

蒙古也好,藏民也罷,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都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糌粑、奶類、酥油,尤其是牛羊肉是他們的主食,但沒有蔬菜,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而茶葉不但能夠分解脂肪,又能防止燥熱。在長期的草原遊牧生活中,他們創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習慣。這就為內地茶葉源源不斷向外地輸送提供了原生動力。

所謂茶馬古道,實際就是一條由茶葉生產集散地到銷區集散地的道路。由於神秘的通道,溝通了茶葉生產、茶葉消費的渠道,茶葉在楚地的種植和製作也進入到高度發展階段。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茶葉和鹽一樣,是官方嚴控的專賣品。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乾元元年,在蒙古的回紇地區驅馬茶市,開創了茶馬交易的先河。到了明代,茶馬政策成為治邊的重要手段,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清朝雍正十三年,官營茶馬交易制度才終止。正因如此,朝廷就派專門的軍隊到楚地收茶,再押運至西北,換成戰馬,這便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茶商軍”。

唐代以後,楚地便開始大規模的人工種植茶樹,尤以荊山、峽州一帶為盛:“深山窮峪,無不種茶,山民大半以茶為業。”

大約過了半年多時間,秦玉河從西南返回,終於出現在雲霧山茶坊。這好比颳起了一股溫和的西南風。

農廬見到他,無比興奮,說:“先生辛苦了,快快請坐!”

得知秦玉河回來了,巫青從後院跑出來,熱情地打招呼:“快請,快請!”隨後就去泡茶。

“這一路可真是大長見識啊!”秦玉河感慨不已。

那天,他帶著長長的騾馬隊伍出了南頤縣城後,沿途走的都是崎嶇山路,穿越原始森林,爬高山走深谷,沿江河曲折蜿蜒,兇險迭出。這不,今天總算順利到家了。

“請你講講奇聞異事,也好讓我們開開眼界。”農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外面的世界。

秦玉河滿臉堆著笑,描繪道:“我是一腳踏兩省,雞鳴聞三鎮,風土人情都不一樣啊。”

話音剛落,小夥計就端著滿滿一壺茶放在桌子上,香氣飄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