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三十七章 漫漫茶路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七章 漫漫茶路興 (1 / 2)

時近初夏,天氣開始煩躁。這日上午,農廬上街辦事,路過一個攤子,見爺孫倆在談論喝茶的事,處於好奇就湊了過去。

那爺爺說:“今天就教你敬茶吧。小孩子給客人倒茶要雙手扶著茶壺,茶壺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壺口剛剛離開杯子就可以了。倒差不多半杯再滿一點就好了。”

那小孩說:“這麼少,不夠喝。”

“哈哈哈,小傢伙。太滿了,涼的慢,剛才你不就燙著了。”那爺爺笑著說。

“哦,我懂了。”

聽到這裡,農廬想起一句話:“酒滿敬人,茶滿欺人”,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那爺爺又解釋道:“飲茶的時候,從孝敬長輩到愛護幼小,倒茶的禮儀,分茶的順序,再到請茶的敬稱,要有禮貌,有氣度。茶是熱的,要花時間煮,還要花時間等,需要耐心,練人的心性。”

“嗯,爺爺,我記住了。”

只見那爺爺抱著個小茶壺,喝了口茶說:“茶淡而甘香,入口後令人回味,生津止渴,醒人心神。茶越飲越精神,茶香瀰漫,讓人放鬆安定。在舒適的環境中,人不易發怒,事情都中意講個道理。在這種環境薰陶下,自然養成君子氣度了。”

那小孩調皮地說:“爺爺,那我也要做君子。”爺孫倆哈哈一笑。

農廬聽了爺孫倆的一番對話,受益匪淺。這正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茶一君子。

回到茶坊,見巫青正在奶孩子,農廬上前逗了一會兒孩子,就把剛才聽到的喝茶禮數,與巫青叨咕了一遍。

聽後,巫青說:“那個爺爺精通茶道,是個得道高人,透過喝茶教孫子茶禮,讓孫子從中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說完,她把另一個奶子塞到孩子嘴裡。

農廬笑著說:“還是娘子說的在理。”

巫青打趣道:“這不是你教我的嗎?”

農廬說不過巫青,直接丟出一句話:“你就好好奶孩子吧。”

巫青笑笑:“我不正在奶嗎?”

這時,農廬已轉身,回過頭來,看了看他們娘倆,便笑著忙別的去了。

茶葉是從中國傳入西方的第一物種,茶文化也隨之傳播出去。這得益於茶馬古道。

其實,茶馬古道的起始和終結,很難確定在兩個具體的點上,一般而言,一條路線,是從雲南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帶,到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的西端,包括中國的西藏和境外的尼泊爾、印度等國家和地區。

另一條路線,就是出川經陝西、甘肅一帶到蒙古,再延伸至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不過,近代還有一條萬里茶路,這就是從湖北的漢口啟程到俄羅斯。這條著名的萬里茶路,一樣影響深遠。

秋天悄然而至,雲霧山茶坊後院的樹葉開始泛黃,涼意陣陣。

這天早上,秦玉河攜帶秋收一樣的喜悅來到茶坊。

一見到農廬夫妻,他興奮地說:“騾馬已備好了,這就啟程前往西南。”

聽到這一訊息,農廬夫妻的臉上都掛著激動的表情,沒想到秦玉河來得這麼快。

這既是秦玉河的喜事,也是農家的喜事。當初,與秦玉河相識於龍巖村簡陋的茶室,他們不分彼此,相處融洽,這一路走來,像是在做夢一樣。

巫青連忙說:“那就有勞先生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