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紫薇說,茉莉,寓意“白首不相離”。
而茉莉的花期只有一天,人們為了留住它,會拾起落英,曬成花茶。在那花香的甘甜中,一切,猶如初見時。
農天一是在認識汪紫薇之後才開始自己製作花茶的,因為汪紫薇喜歡茉莉花。這時其動因之一。
於是,農天一對她說,“製作花茶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每天都像浸在花叢中,像極了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汪紫薇就唸一首詩回敬他:
沮江岸邊是吾家,君若閒時來吃茶。
土牆木窗黑瓦房,門前一坡茉莉花。
一把老藤椅,一杯茉莉花茶,是汪秀才家休閒生活的寫照。
早在宋代,荊山就開啟了窨制茉莉花茶的篇章,曾經盛極一時。時光荏苒,白雲蒼狗,而後又漸漸沒落。
農天一經過一番苦心鑽研,創造了“百畝花山,六窨一提”的農氏茉莉花茶之經。
為了保證茉莉花茶的香蜜甜韻,農天一以自家新開近百畝的茉莉花圃為主要原料基地。
一到花期,盈盈探頭的小茉莉,顯得低調而溫存。採花工白天採摘符合標準的花苞,傍晚送至茶廠,伺花,直至花開吐香。
夜深人靜時,師傅們篩出花瓣舒展的茉莉,與茶葉搭堆,開始窨花、通花,到了清晨起花。
農天一道,一次窨制歷時三天,非常累人,也非常考驗耐性。
這款茉莉花茶就是“三濟堂”早期花茶的代表——“龍豪花茶”!它達到了六窨一提,花香入骨,甜沁入心。
茉莉入茶,莫失莫離。天心岩的茶胚加茉莉花來窨制,這才能稱得上正宗的“三濟堂”茉莉龍豪花茶。
農天一向外地客商介紹道,茉莉龍豪花茶的茶底選料等級較高。高等級的龍豪,一定是芽頭居多。因此,茉莉龍豪是越小,越白,越緊結越好。
“三濟堂”茉莉龍豪花茶,奢侈地選用了早春天心岩烘青綠茶單芽作茶底。製出的龍豪花茶,顆顆緊結秀氣,宛如珍珠,滿披白毫,如游龍入海,一旦落入白瓷蓋碗中,就叮噹作響。
農天一根據荊山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以精製春茶茶胚為原料,在每年春分之前嚴格遵循“一芽一葉初展”標準採摘,選用優質“伏花”與“秋花”,按窨教制工藝反覆窨制而成,形成“三濟堂”茉莉花茶“湯清味濃、入口清香、回味無窮”的獨特品質。
而茉莉龍豪採用明前烘青綠茶與潔白飽滿的茉茉莉鮮花窨制而成。加之傳承百年製作技藝,優質的茉莉鮮花,豐沛的投花量和充足的窨花次數,是其品質可靠保證。
農天一說,成品滿披白豪,色澤油潤,沖泡後湯色清澈明亮,香氣鮮靈、悠長,滋味甘甜爽滑,葉底肥嫩鮮亮。
這時,農天一與汪紫薇在品鑑茉莉花茶。
農天一說,別去凡塵,自成風雅。
汪紫薇一開啟包裝,滿室芬芳,連聲說,新鮮的茉莉香,還混著甜涼的冰糖香呢。
農天一笑道,沖泡後,如同一瞬間回到了月夜茉莉盛開的季節。
隨著雪白抱球的芽頭在水中緩緩舒展開,茉莉香馥郁端正。茶湯呈淺淺的杏色,纖細的白毫溶於水中紛紛揚揚,肉眼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