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一百三十七章 杯海山水經(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七章 杯海山水經(上)

農天一是個有心人,他將茶史、茶事和與茶葉相關人物的故事,輯錄成冊,以備講課之需。同時便於自己加以研讀,用心揣摩,無非是提升自己的茶文化修養。他將其統稱為“杯海山水經”。

大家戲言,“今日有水厄”。

在南北朝,茶有代用語叫“水厄”,“厄”作困苦、艱難解釋,喝茶成了“水難”,何也?

原來在晉惠帝司馬衷時代(291306),有個叫王蒙的特好飲茶,凡從他門前經過的人,必請進去喝上一陣,有的礙於面子只好捨命相陪。嗜茶者還好說,不嗜茶者簡直苦不堪言,不飲又怕得罪了主人,只好皺著眉頭喝。

久而久之,士大夫們一聽說“王蒙有請”,便打趣道:“今日又要遭水厄了!”

眾人調侃道,“貢茶可做官”。

隋文帝楊堅初登皇位時,做了一個惡夢,夢見神人換他的腦骨,自此後時常頭痛,苦不堪言,亦無可奈何。

後來遇見一個和尚,告訴他說:“山中有茶樹,將茶葉採來煮飲,可治好陛下的頭痛症。”

楊堅便派人去採集茶葉,一試果然靈驗,於是重重獎勵了那個和尚。自此,楊堅便養成了飲茶的習慣,臣子們也跟著學會了飲茶。

聽說皇帝喜歡,便有不少人投其所好,向皇帝敬貢好茶。獻茶者便可升官發財。

時人嘲笑道:“你鑽研通了《春秋》、《周易》,還不如向皇帝送一車茶葉,可以馬上封官晉爵。”

到了明朝,又一皇帝說,“你命不如他”。

相傳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晚宴後喜歡散步,一日信步遊至國子監,剛坐定,廚人獻上香茗,朱元璋酒後口渴,一飲而盡,倍覺此茶醇和可口,再飲一杯,更覺心曠神怡,飄飄欲仙。

朱元璋一高興,就命人賞給廚子一副冠帶。這事驚動了國子監生員,大家發開了牢騷,一人在院中故意高聲吟詩:“十載寒窗下,何如一盞茶!”

朱元璋暗自發笑,詼諧地回了一句:“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令行禁止,否則,走私茶葉要砍頭。

明朝茶法嚴格,據《明史▪食貨志》載:“律例絲茶出境與關隘失察者,並凌遲處死。蓋西陲藩邊,切莫諸番,番人持茶為生,故以嚴法以禁之,易馬之酬之,制番人之死命,壯中國之藩籬,斷匈奴之左臂,非常法論也。”

明朝借茶葉貿易以鞏固邊防是一有效國策。明洪武年間(13681398)朱元璋當皇帝,他的女婿歐陽倫任都尉,是個不小的官兒,奉命出使西城時就帶了一批私茶,想發筆大財。他有恃無恐,心想:“刑不上大夫,何況皇帝是他老丈人!”

朱元璋知道了這事,怒不可遏,顧不得女兒守寡不守寡,下令將歐陽倫判處死刑,令其自殺。

歐陽倫是歷史上第一個因走私茶葉被砍掉腦袋的人。

皮光業嗜茶如命,以茗為“苦口師”。

皮光業,字文通,唐朝著名詩人皮日休之子,十歲能詩文,性嗜茶,常作詩,頗有其父之風。皮光業美容儀,善談論,見者以神仙中人。吳越天福二年拜丞相,因其愛茶,以茗為“苦口師”,朝廷上下多傳其癖。

一日,皮光業的表兄弟邀他嘗新柑,並設宴款待。是日,朝廷顯貴眾集,筵席殊豐。可皮光業上席後,未顧尊中的酒,卻呼茶甚急。於是只好進上一大甌茶。皮光業即席吟道:“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

席間眾人笑道:此師固清高,而難以飢也。茶之有“苦口師”之稱,典出於此。

再來看看這些名人與茶有關的小故事。

相傳,“飲茶蘇,活百歲”。

陸羽在《茶經七之事》引《藝術傳》中記載:“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氣,所飲茶蘇而已。”茶蘇大約是用茶葉加中藥紫蘇來製作的飲料。

單道開本姓孟,是晉代人,好隱棲,修行辟穀,七年後,他逐漸達到冬不自知寒,夏不知炎,傳說他晝夜不臥,可行七百餘里。據說他後來移居河南臨漳縣昭德寺,設禪室坐禪,以飲茶驅睡。其後入廣東羅浮山百餘歲而卒。

不過,究竟道開的“小石子”怎麼個服法,茶蘇怎麼個調配,其實後人無從知曉。

矯枉過正,只許“以茶果待客”。

晉人陸納,曾任吳興太守,累遷尚書令,史載他“少有清操”,並且“恪勤貞固,始終勿渝”,從少年時起就追求清廉正直的操守,到了執著的程度。

由於當時朝廷上下腐敗成風,沒法遏制,他有意要樹立一個正面典型,帶個好頭,所以做清官做得有些矯枉過正,連國家的俸祿都不要,這當然是因為他有些家底,但同時也說明他確實想要糾正社會上的不正之風。

有一次,顯貴謝安要去拜訪陸納,陸納還和平時待客一樣沒有做特別的準備。他的侄子陸俶便自作主張,暗暗置辦奢侈的山珍海味。待謝安來了,陸納送上的不過是茶水、果品。侄子卻拍馬屁大辦豐筵獻上貴客。

客人走後,陸納憤責陸俶:“你不能學我這麼做也就算了,為什麼還要使我的清廉染上汙點?”並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訓了一頓。後人更以此為“茶有儉德”的例證。

“諸葛亮祭茶”的由來。

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出山,幫助劉備輔助漢室。當時天下大亂,群雄割據邊關。諸葛亮身為丞相,頭頂光復漢室的大業,事無鉅細都要親自過問,不久便積勞成疾,累出癆病。由於政務繁忙,諸葛亮也無心養病,身體就一天天衰弱下去了。

一晚,諸葛亮夢見一神秘老人,他為自己指明治病良方,即取定軍山千年古茶樹之嫩葉焙制泡飲。於是諸葛亮按照夢中指示泡茶,幾天後疾漸愈,大腦反應更快,變得更聰明,操勞政務也不覺得勞累。

為了感謝茶樹的恩德,諸葛亮親往茶山設壇,拜祭茶樹除疾迪智之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