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霧山天心岩茶山上,碧綠連綿、綠浪洶湧,株株茶樹冒出了新綠,數十名採茶女在成壟的嫩綠茶田間雙手翻飛,彷彿翩翩起舞,採摘今年的第一批春茶。
“吃了早飯我出門,
三老四少進茶林,
太陽火辣也要去,
多少汗水擦不及,
種了茶葉要整理,
不來管理茶不成……”
山歌響坡頭,茶葉芽兒綠。
在燦爛的驕陽下,嫩綠的茶葉在微風中搖曳生長,茶苗旁,採茶女一邊唱著種茶歌,一邊手腳迅速的勞作除草,伴隨著蟬叫鳥鳴,連綿的山坡顯得格外熱鬧。
在眾多勞作的茶工中,白龍傑格外引人注目,他一會手拿鐮刀割草清理雜苗,一會與茶工聚在一起,為他們講解除草的方法,茶山上到處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白龍傑自與丹霞成婚後,拜農廬夫妻為義父義母,就與茶葉結了緣,讓他見識到了茶產業的巨大前景和效益,開啟了他的茶葉夢。
“茶葉是我的親人,我要用心伺候,種植、製茶、管護的事情,我都要認真做好。”有了想法,白龍傑開始琢磨各地的茶葉種植與製作,隨著對茶的熱愛,其瞭解也愈發深入,白龍傑現在對茶事已是瞭然於心。
在白龍傑看來,天心岩氣候溫暖溼潤,降雨量適中,海拔不高不低,是發展茶葉種植的理想之地,更加堅定了種茶的決心。在農廬的精心培養下,他帶著積累多年的茶業經驗和對茶葉的情懷,將茶山管護得井井有條。儘管在這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些許困難。
他與農天一經過多番考察,認真規劃,白龍傑建議,這附近荒山多,無人利用,開發荒山種茶,可以弄它個上百畝山地種植綠茶和白茶。
農天一點頭稱是。
開發荒山、開墾山地、種植茶苗、除草育苗……隨著新茶山茶園的建立,白龍傑與農天一在一步步實現他們創業的夢想,同時也為周邊山民帶來了發展的機會。
一位老者說:“我年紀大了,幹不了重活,現在在茶園做點事,幹活輕鬆,還有零花錢用,心裡十分開心。”
農家注重德商共修,所以農家幾代人在當地一直有著良好的口碑!
在白龍傑和眾多村民們的齊心努力下,到明年春上,茶園的首批綠茶就可以採摘上市,白龍傑對農天一說,不久前,他又開墾了百餘畝荒山,準備開墾擴大種植面積呢!
如今,漫山遍野的綠茶、白茶長勢正旺,曾經撂荒多年的土地不僅得到了有效利用,“三濟堂”茶業種植面積更大、基地就更穩固,茶業隨之壯大。
農天一說:“下一步,還要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建設自己的茶葉加工廠房,開設茶學堂,建立自己的品牌,帶動更多的鄉親們種茶。”
錦泓茶樓已漸入正軌,於是,農天一說幹就幹,在農氏庭院一間寬敞的房間開啟了新式學堂,除了講習一般的詩文、算術、自然知識外,其中有一項重點任務,就是傳播茶知識、茶文化,系統培養茶業接班人。他開創了南頤縣茶學講習的先河。
農天一將其命名為“三濟堂”茶學講習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