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楚月夜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楚月夜醇 (1 / 2)

舉目蒼穹,月明而徹。

又是一年賞荷時節,夏日碧荷,映心湖畔。不由想起“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來。

今晚月色漸濃,農天一與農天琴、汪紫薇來到縣城的西湖邊,坐在亭子裡,享受月夜品茶的風雅。

入夜之荷花,唯清荷迷醉心房。山坳間,時常見到一方樂水荷塘,清雅淡定,似有無窮之美態。月夜清風下,月光透過樹的影,傾瀉在荷塘碧野之上。

一縷縷情絲遊離,伴著一陣陣荷香,纏繞於荷葉的頭頂,像飄起的髮髻,在晚風中暢想。這樣的情致,一定出自於靜心雅韻和一卷透徹的月光。

而月色下的清荷自然天成,淡雅脫俗,別有一番韻致。

農天一道:品茶,要稱其為品,實帶欣賞之意。品茶各有意境,茶心可鑑,茶情可親,從中欣賞清心的茶藝、徹悟茶理!

汪紫薇說:靜靜的夜,昏黃的燈,捧一本書,沏上一杯綠茶,邊品邊看,很是愜意。

農天琴笑著說:月光品茶,冷風習習,好不愜意。

農天一喜歡三五朋友相聚時,擺上茶具,泡上一壺天心岩綠,團團圍坐在一起,水開的咕咕聲,注茶的滋滋聲,喝茶的嘬嘬聲,一種沸騰的聊天。

農天一描述道:如果是雨夜,與一知己,在湖邊涼亭裡品茗,空中的水,湖中的水,窗上的水,杯中的水,還有那湖上的氤氳,杯中的輕嫋,空明輕靈,不知不覺中人也醉了。

秋冬之時,心裡軟弱時,信步到湖邊,找間茶館,湊巧能看到殘荷,瑟瑟寒風中依然挺立,一杯茶下去,一種堅持湧上心頭。

喜歡茶的人,多有一種唯美情節,甚至於將茶捧到“道”的境界。

記得剛喜歡茶時,農天一便留意與茶有關的文章和書籍,每逢文中有一“茶”字都會將整本書看完,日積月累,他的書櫥中關於茶的書竟然佔了好幾格,看得多了,也就略知一些道理。

其實茶,就是一種寄託的載體,賦予它靈性,它就是日月精華;賦予它生活內容,它就是一種商品。

汪紫薇念道:“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月下荷叢,一湖碧水蓮心,靜月下的清荷波光瀲灩中,散發著清新迷人的芬芳。月下的荷塘,瀰漫著禪音清香。

農天琴笑著說:沁荷淡淡的芳香讓夜色生輝、發芽。

汪紫薇接著說:月下的清荷幽靜、含蓄,甚至有一絲隱秘,夜風傳送出滿塘荷花,有著飄香千里的不盡魅力。

此刻,他們把盞賞荷,農天一輕吟《彩蓮曲》中的詩句:“荷葉落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邊想象邊品賞眼前的景緻,望著這一池的花影婆娑,整個身心與詩句,以及茶香一同醉入畫屏之中。

待客茶當酒。在南頤縣,客人或友人一入門就泡茶,看到客友茶杯一端,細品慢啜著,主人常常會露出會心的笑容。

品茶時,他們常常敞開心扉談談自己經歷的風風雨雨,又是怎樣出現“彩虹”,怎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對別人來說,這無非是拉拉家常而已,可對他們來說,卻加深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心裡甜滋滋的。

家喻戶曉的天心茶,與他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怎能不使人感到無比的親切呢?

“清風陶醉歸來客,溪茶溫暖故人心。”在異鄉的人,心裡總思念著家鄉。

每逢佳節,他們遠道而歸,隨即匆匆離去。每次總是含著淚,戀戀不捨地離開。他們說家鄉,總是覺得那麼生疏,再也記不起來了。於是,是那家鄉的茶讓他們掛念,記起了最初的味道,品味到家鄉的溫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