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八十二章 白馬山之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二章 白馬山之夏 (2 / 2)

農廬無不感慨:乾淨,實在是太乾淨了!

接待他倆的是老茶人的兒媳婦,這時,一個叼著旱菸、拿著蒲扇、穿著單衣的年邁老人迎上來,只見他精神矍鑠,從乾淨整潔的房子裡走出來,看到眼前這位樸素和善的老人,農廬心中不由得敬佩起來。

寒暄過後,李青弘老人講起了馬橋的種茶史。

老茶人開口道:種茶葉這件事就成了大家的主要心事了。先輩們早就在馬橋的白馬山開墾荒地,十分艱辛,開墾完了,一下子就有了一百多畝的茶園,算是有了根基。隨後又進行開墾,新園老園連成一片,一山挨一山,一梁繞一梁,一園接一園,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最後茶樹連成了幾大片,形成了頗為壯觀的茶山。

茶葉是種出來了,長勢也喜人,四年後就到了採摘期,可怎樣炒茶,那時村裡人都是門外漢,邊炒茶邊琢磨,弄了一段時間,也沒個好的結果,炒出來的茶葉連自己都難以喝下喉嚨,更別說販茶賺點錢了。

這時,村民李立不信邪,就一門心思尋找製茶方法,搞了幾個回合,也費了不少工夫,炒出來的茶葉還是拿不出手,搞成了幾不像,李立覺得很沒面子,但也很無奈,正準備放棄,最後大家鼓勵他,他說,那我就硬著頭皮搞了。他也有股子鑽進,吃了不少苦頭,不久,硬是把黃茶給炒出來了。

說到這裡,老茶人自己也笑起來了。他倆也跟著哈哈笑。

抿口茶,老茶人繼續說,隨後,李立外出訪炒茶名師,瞟學手藝,回來後反覆鑽研,硬是憑著一股子勁,終於炒出了正宗的黃茶和綠茶,馬橋的老百姓都沒有忘記李立這個老前輩。

老茶人動情地說,茶葉是炒出來了,可怎麼販賣出去呢?起初,外面的人不買賬,他們就用紙袋子裝好,大夥挑著茶葉擔子,走村串戶,無償地讓別人品嚐,幾年下來,人們雖然知道了馬橋茶,但始終賣不動,最後只有送人。這就影響了茶山管護,慢慢地不少茶園就無人打理,荒廢了。真是可惜啊!

農廬也跟著說,“可惜了。”

於是,農廬的“三濟堂茶行”出現了,他們一拍即合,恰逢其時。

“那現在情況怎麼樣?”農廬迫不及待地問。

“這不,我年歲已高,茶山就希望你們三濟堂來盤活呢。”李青弘老人說。

白馬山近千畝的茶山,就這樣進入“三濟堂茶行”的版圖,進入“三濟堂”產品系列之中。

正值夏季,農廬收購茶山後,便立即著手對茶葉進行改造,夏天剪枝時,修剪下來的茶葉也能製成夏茶,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茶葉一年可以採摘三季,農廬正偷著樂呢!

後來,農天一將此片茶山出產的茶葉,取名為“白馬茶”。其茶名來自於五代毛文錫《茶譜》中記錄的茶事,因唐代就有“白馬茶”茶名,產自峽州一帶。同時茶名又暗合了山名。

農天一自有想法,就跟其父說,把白馬茶恢復並發展起來,專打“白馬高山茶”品牌。

其父點頭應允。

白馬山地處高山,具有天然的優良高山茶稟賦,實屬難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