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七十八章 茶諺貫古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八章 茶諺貫古今 (1 / 2)

丹霞家坐落在天心岩茶山下,可謂清靜之地。

農廬也好,巫青也罷,他們只要有空,就會過來坐坐,時常關心丹霞的生活。有一次,巫青跟農廬說,在這裡,山野清風,綠樹環繞,竹林雅韻,似乎更適合一個人獨品。

這裡,庭院雖淺,卻有石磨、槐樹、香樟樹、老井相伴。丹霞善於料理家務,白龍傑會做木工活,家裡慢慢富有生氣和活力。若夏日將至,偶得蟬鳴鳥語,看著蝴蝶在院中嬉戲,桌邊一把椅,一壺茶,白龍傑喜不自禁,這也是解暑的一劑良方。

白龍傑亦愛茶,偶爾做做木工活,如果倦了,一杯茶在手,慢慢品著,一副怡人自得的樣子。現在家境尚可,丹霞原先比白龍傑要早喝多年的好茶。

白龍傑說,茶也不在優劣貴賤,關鍵是看人的心境,看是與誰共飲。

可不,這茶一家熱鬧,一家清靜;一家人眾,一家人寡,無非是得開懷暢飲,樂不思蜀的境界。

日子安定了,丹霞越發豐腴起來,越發迷人。雖然飲茶時間尚久,但說起泡茶的茶具,還數丹霞更為講究,她有一件家傳的寶貝。雕刻有龍體的紫色砂壺,古樸中不乏精緻。每次丹霞喝茶,總是掀起蓋在上面的花布,端出茶壺茶碗,茶碗必定是倒扣著的。喝時也特別講究,總是第一杯要倒掉少許,所謂敬天地,而後方可嘗這杯茶水,繼而品第二杯。若是兩個人,此時第一泡水差不多已畢。換做第二泡水,色澤、口感最是恰當,入口不苦,卻回甘濃烈。而第三泡水就缺乏些生機,太過平淡。

後經義母巫青點撥,丹霞泡茶品茶之功,日益見長。

丹霞跟著義父農廬多年,學了不少茶葉諺語。夜幕尚未完全落下,丹霞對白龍傑說,“今天我教你幾句諺語,怎麼樣?”

白龍傑說,“好啊,請娘子賜教!”

丹霞笑著說,“那我開始了,你聽好了:茶是草,箬是寶。”

在古代條件下,茶葉的收藏防潮,主要用竹箬,以箬封口,剪箬置於茶中較埋儲“燒灰”或存放焙籠等辦法,要省事得多。

丹霞如吐蓮花,“善蒸不若扇炒,善曬不如善焙。”

這前一句說的是蒸青不如炒青,後一句是指曬青不如烘青。其實,這條諺語反映了人們對各種綠茶的推崇和喜好。

白龍傑聽後,覺得蠻有道理。

關於茶的生產技術方面的諺語,流傳也比較多。丹霞抿口茶說,“你要用心聽,將來用到茶事上。”

白龍傑笑笑說,“好的。”

丹霞知道不少,瞭然於心,“千茶萬桑,萬事興旺”,這是提倡和勸種茶樹的諺語。

“千杉萬松,一生不空,千茶萬桐,一世不窮”,這條茶諺古樸,很有理趣。

白龍傑湊過去,聞到丹霞身上有一股熟悉的香味,像是有點心不在焉,說,“娘子,你真厲害!”

丹霞說,“厲害的還在後頭,你等著。”於是,她像扳動了機關槍,那子彈就一梭梭地飛出來了,說了一連串的茶諺:

“清明時節近,採茶忙又勤”“穀雨茶,滿地抓”;

“頭茶不採,二茶不發”;

“春茶留一丫,夏茶發一把”;

“早採三天是個寶,遲採三天變成草”;

“立夏茶,夜夜老,小滿過後茶變草”。

白龍傑聽得兩眼直冒金光,不住地點頭,然後伸出大拇指說,“我娘子真了不起!”

這時,丹霞說,我還有一句,“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露白”。

這是一條流傳較早的古諺,是在提倡和鼓勵人們採摘秋茶,並非說秋茶的質量就比春茶好。黃茶的當家品種也有很多,比如天鹿黃茶被譽為“仙茶”,後被選為貢茶。這些茶諺都真實地體現了茶人的生活和採茶種茶製茶技藝,同時也高度概括了茶人的智慧。

白龍傑連忙點頭,覺得既有茶趣,也有茶理。

丹霞認真地說,“你可要記住了,以後會有大用處的。”晚風已在撩撥她一頭烏黑的秀髮。

白龍傑都一一記下,並流露出驚詫。他沒有想到丹霞竟然會這麼多。然後他說道,我就知道幾句諺語,“日落胭脂紅,無雨也有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他又詭秘一笑,“你讓我記住可以,但我有個條件。”

“什麼條件?”

白龍傑立即湊過去,“那你讓我好好親親,行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