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河的到來,令農廬夫妻興奮不已。他們已有些時日未見面了,彼此都十分掛念。
入座後,秦玉河說:“我們商議一下,如何在漢口開闢新茶市?”
農廬說,“好啊,最近我們也一直在盤算這件事。”
巫青補充道:“前段時間,韓之楠曾經提過此事,你來了,今天正好把這件事定下來,你看怎麼樣?”
秦玉河估摸了一下,說,“好的,一個是資金,一個是選擇茶葉品種,一個是到漢口選點,大致就這些吧。”
巫青已有幾分把握地說,“資金方面,大家可以合股,再就是選點了,至於茶葉品種這個好辦,關鍵是前兩項。”
秦玉河接上話:“我同意合股,你們看看人選方面如何確定?可以先提一個大致方向。”
巫青說,“就搞四股,不多不少,咱們兩家佔兩股,錢書生和韓之楠各佔一股,你看行不行?”
秦玉河略為考慮了一下,然後說,“好,就這樣定了,人多好辦事,那選點怎麼辦?”
“要不這樣,你和農廬一起去趟漢口,在漢口與韓之楠匯合,韓之楠在漢口人熟地熟的,好辦事,這邊我讓錢書生先給韓之楠先捎封信過去,這事不就妥了。”
秦玉河一聽,笑著說:“這個辦法好!”
農廬接著說:“那我先去聯絡好船,隨後通知你。”
秦玉河點頭。
這時,巫青連忙讓人捎信給錢書生,讓他提前寫封信給韓之楠,說明其原由。
錢書生得到農廬的口信後,第二天又特意趕到茶坊,詢問一番。巫青一一向他作了介紹,錢書生聽後相當滿意。
是茶,將他們緊緊地聯結在一起。
農廬又與丹霞夫妻交代好茶園的事情,到了三天,一大早,農廬與秦玉河一起登船上漢口了。
韓之楠在漢口已迎候多時了。這天,他來到碼頭,見他倆正在下船,就急忙迎上前去,激動地說:“歡迎,歡迎,你們一路辛苦了!”
農廬甚是欣喜,一邊說“好好”,一邊介紹秦玉河,韓之楠說:“小弟久聞大名,幸會!”秦玉河連忙與他握手問候,互相寒暄。
他倆來到江邊韓之楠安排好的客棧,韓之楠說:“先住下,不急,熟悉一下環境,有好處。”
他倆點頭稱是。
韓之楠指著漢江邊一長溜碼頭,介紹道,這些由各地來到漢口的船隻,以同鄉、同行等關係結成幫派,從漢江口至永寧巷有漁船幫、黃州幫、荊州幫、江寧幫、徽州幫、寶慶幫等。漢江邊的碼頭錨地,是先來者得,哪個幫佔了一塊地方,就是哪個幫的碼頭,不準外幫船隻停靠。
他倆聽了,不覺一陣寒意襲來。
韓之楠繼續說道,那些沒有在漢口占得碼頭的船隻,只能到對岸漢陽停靠,但是貨物的主要交易地點在漢口,在漢陽靠岸卸貨後又要僱人運到漢口,花錢費力,因此船隻都不願停靠漢陽,都想到漢口爭一席之地。
其實,對碼頭的爭奪,就是對市場的爭奪,也是那些商人、船民、腳伕對生存權利的爭奪,其激烈、殘酷可想而知。
他倆聽後,一陣唏噓。但覺得韓之楠說的這些實際狀況很重要。
農廬說:“我是鄉下佬進城,兩眼一抹黑啊,這就要靠老弟多費心了。”
“放心吧,咱們是一家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