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姜離要等待的機會。
快要接近山頂時,大圜劍轉入一片松柏林。前方蒼松勁柏林立,林間有白霧繚繞,隱有花香。
‘難怪明揚說除了少數人以外,其餘人都不得入內,原來是因為這個。此處浩氣之密,足以刷下太學大半士子,他們不是不能來,是來了也進不去。’
‘至於明揚所說的例外,估計是要將浩氣暫時敞開。’
‘說話說一半,戒心倒是不淺。可惜·······’
浩氣防小人不防君子,有它在,就不需要其他的防備了。
恰好,姜某人就是君子。
劍光現形,一道飄渺的人影徐徐凝現。
此乃姜離之元神。
姜離自修成元神之後,就真正有了出竅之能,他將元神寄託在大圜劍上,劍無形,人無蹤,便是明揚就守在門外也未曾發現。
如今姜離現身,身影飄飄,劍光遊走於身周,三步兩步間就穿過了林子。
花香撲面而來,濃郁的芬芳中至少混合著十數種香氣,但在前方卻不見鮮花,只有一幢樓閣臨崖聳立。
姜離伸手一按劍光,大圜劍在手,內有一個紫色大星,熠熠生輝,正是紫微星。
這劍器不光寄託著姜離的元神,也被天璇打入了玄術,一旦有需要,天璇便可以“紫微天府,輔弼之功”隔空貫注力量,乃至能夠用太虛幻境直接上身代打。
安全係數直接拉滿。
姜離的元神負劍於身後,身如一節修竹,平平移向閣樓大門。
儒家真言中有一句,名為“子不語怪力亂神”,是以儒家功法中雖有近似術法的“言出法隨”和“君子風”,但實際上卻是不修術法的。
這也就代表著此地不設禁制。
那遍佈的浩氣,十有八九也是為替代禁制而生的。
姜離連人帶劍從大門中穿過,直接進入了樓內,那濃郁芬芳的源頭終於出現在姜離眼前。
一幅巨大的畫卷就掛在一樓廳堂正中,如幕布般垂下。畫上百花盛開,春桃秋菊,夏蘭冬梅,四時花朵皆在,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煞是瑰麗。
萬紫千紅以密集又不顯雜亂的方式排布,共同簇擁著居中的一位佳人。
那佳人手持長劍,明明乃是一靜止畫作,卻讓姜離彷彿看到佳人行劍舞,曼妙而多姿。
名花,美人,好一佳作。
那花香赫然是來自於此畫。
似乎傳說中的那位大儒並不是普羅大眾刻板印象中的那種儒生,而是一風流狂士。
也就在姜離見到這名花美人畫時,突然就感覺失去了對周邊環境的感應,如處虛空,四周昏暗,一條條因果線浮現。
其中一條線突然亮起,光華從姜離這一端延伸至彼端,勾連著這一幅瑰麗畫作。
這一幕乍起乍消,瞬息間姜離又看到百花和佳人,看到了樓內場景。
一切猶如幻覺,但適才那一幕已經牢牢烙印在姜離的腦海裡。
這是因果,姜離和姬繼稷的因果,姜離和這幅畫的因果。
姜離這才知曉為何姬繼稷所言那般無頭無尾,打謎語都要打個啞謎。因為關鍵不在謎語上,而在於因果。
當姜離遇到因果線另一端的物事時,無需他多加尋找,因果自會提示姜離——
他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