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出現在西伯利亞汗國的葉爾馬克哥薩克就是一群貧農水匪。
莫斯科公國的農奴化正是在此時開始的,過去他們的農民是佃農,每年有兩週可以去尋找新的地主效力。
不過自伊凡雷帝開始,剝奪了農民尋找地主的機會,使不堪忍受的莊稼漢出走向無人管理的土地,這些人聚在一起,就成了哥薩克。
哥薩克沒什麼本事,有本事的是斯特羅加諾夫家族。
這個家族並無悠久的歷史,也不是貴族,只是在索裡維切哥茨克開辦鹽礦的商人家族。
沙皇征服喀山汗國後,把卡馬河和楚索瓦亞河上游的大片土地劃給格里哥里·斯特羅加諾夫,那幾乎是一片野地,他們在那發展鹽鐵礦、木材和皮毛貿易。
還從沙皇那拿到了招募志願兵保護定居點的權力,所謂的志願兵其實就是別的地方逃來的哥薩克。
擱在大明,葉爾馬克就是介於山大王與農民起義軍首領之間的身份,他在搶劫伏爾加河過往客商和外國使臣,前兩年惹急了沙皇被擊潰。
而在這則是被斯特羅加諾夫招攬來的匪幫首領,大地主看重他被沙皇通緝,除了為自己效力戴罪立功外再無退路。
這不是一支多麼勇猛無敵的部隊,他們曾以數千人的規模被莫斯科正規軍打得潰不成軍。
這些人裝備簡陋、訓練不足、毫無紀律、疲於奔命。
但他們也有豐富的野戰及逃命經驗、良好的野外生存能力、不知道義沒有廉恥、毫無身份無所束縛、兇狠狡猾善於散播恐懼。
最重要的是習慣向肚子裡塞進一切能塞進去的東西,並能依靠河道划著小船快速行動。
至少對斯特羅加諾夫家族而言,僱傭這樣一支部隊作為進軍西伯利亞的先鋒軍,便宜、實惠,還不用像出高價錢僱傭正規軍隊那樣發愁他們的補給。
第一批投入進西伯利亞的部隊共有八百四十人,其中五百四十人是葉爾馬克被官軍擊潰後碩果僅存的水匪老兵。
餘下三百人,則是斯特羅加諾夫家族擔心哥薩克的戰鬥能力,而塞進去的立窩尼亞戰爭俘虜,多為德意志人和立陶宛人。
沒人能保證他們的忠誠,但至少他們是正規軍老兵,而且要錢不要命。
其實伊凡雷帝對西伯利亞才不上心,即使誰都知道西伯利亞意味著貂皮產地,可沒有出海口就永遠只能跟英格蘭貿易,油水都進了伊麗莎白的肚子裡。
他能得到什麼?火槍、火炮,這些東西有屁用,只能讓他繼續發動戰爭。
莫斯科需要的是出海口,需要自己掌控自己的貿易,而不是從英格蘭人手中攥出來仨瓜倆棗,別人給什麼他就吃什麼。
這個節骨眼上,伊凡雷帝可不好過。
他年輕時的改革曾帶領莫斯科公國走向強大,但晚年剛被波蘭立陶宛、克里木汗國合起夥來揍得暈頭轉向,還發起瘋來弄死了自己的繼承人。
人生低谷,對西伯利亞有心無力。
可就在這人生低谷裡,經由南方一支進貢隊伍像一針強心劑,幾乎要把大悲大喜的伊凡雷帝中風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