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帝的被害妄想症又犯了,不管哪局哪司查出來無作案嫌疑,就是自然夭折,他就是不信。
總感覺四面楚歌,無論哪個人多看他一眼,好像都是要把他給殺了。
殺不了他,就殺他兒子,絕了他的子嗣。
抓不到嫌疑人?
真要是有人動手,少不得趙婕妤身邊的宮女太監,近身不近身的,二十多人悉數讓永平帝給杖斃了。
給皇長子看病的小魏御醫也被皇帝以醫術不精為由給撤了職。
至於天天哭嚎著皇后害她兒子的趙婕妤,永平帝卻是連見也不想見。
他是憐惜纖纖弱女,有顆溫柔的心,給她們撐起一片天,可不代表他是個傻子。
蕭凝,是他正宮皇后,大梁國母,什麼皇長子,只要她有兒子其他人都得靠邊站,根正苗紅的正宮嫡子。
而且,蘭陵蕭氏是百年世家,他天然而最有利的盟友,哪怕是他再不長心,也知道孰輕孰重。
蕭凝是比他更沉穩老練,眼光深遠的,能為一個小小的庶長子為難了她自己?
她還沒那麼蠢。
自從蕭凝和他說了後宮裡的勢力分佈,永平帝就覺得整個後宮都讓他不敢直視了,幸了哪個都不知道走進了哪個世家的後房院的趕腳。
然後再仔細回想,以往平日裡不曾關注過的一些蛛絲馬跡,發現有些人,說些什麼話裡話外的意思那都是帶有指向性的。
細思極恐。
如果他不知道,真是不曾想那麼多,很可能就順著人家的道兒下了,最可怕的可能到死他都認為那是他的自由意志!
永平帝膈應啊。
內憂外患,又氣又惱,滿嘴都起大泡。
當然,也不是全民倒謝,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聲音的,其實最獨樹一幟的就是潘朔了,直接就罵開了御史中丞嚴棟,治下不嚴,有事你參,沒事兒你還參,你有病啊?
御史臺,你得有操守啊,不能跟風啊。
不能走尋常路啊。
你們現在是怎樣,看著別人參人,生怕落在人後面,都不核實,人云亦云,叫什麼御史大夫,叫什麼御史臺!
蕭寶樹,那是小英雄,為大梁征戰沙場殺敵無數的。
更不要提宣城長公主,那是多好一孩子啊,孝順有禮開朗大方,熱情助人,別人不知道在建康城的眾人,尤其是朝中這些參他們的人,都是叔叔舅舅爺爺輩兒的,都是在這些人眼皮子底下長大的。
在建康城這麼多年,宣城長公主幾時仗勢欺人打砸搶過?
憑什麼在建康城皇帝她親兄長的庇護下,人家反而循規蹈矩,堪稱公主界的表範,去到江州,天高皇帝遠就強龍壓地頭蛇變身女惡霸,見人就打?
打他,肯定是有原因的嘛!
眾人:就最後一句最反諷啊。
誰打人可不都有原因?
就是強盜他推動也還有原因呢,就想不勞而獲,搶你的啊!
不是他們槓精,變身惡霸這事兒當然是天高皇帝遠好辦事兒啊,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欺男霸女,那你不是膈應別人,是給皇帝上眼藥。
這話都在眾人心裡呢,就是沒人說出來。
眾人眼中的潘朔:為皇帝拍馬屁不要命的文氓!
皇帝眼中的潘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