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寶信的意思,蔡郗兩家不依不饒,真要遂了他們的意,那除非咱們謝家讓步。可是!憑什麼咱們謝家要讓步,分明是蔡二郎縱狗行兇,責任推的倒快!”
王夫人眨巴眨巴眼睛,知道她護犢子,沒想到護成這樣。
好歹那蔡二郎也是叫袁夫人一聲姨母,她也是真忍得下心,界限劃的明明白白。
真真是親兒子啊。
“我不是想,好歹是蔡家和阿嫂不也沾著親嗎,這麼做也是怕阿嫂為難。”王夫人道,心想這和自己真沒什麼關係,純粹是沒看過這麼處事的,驚詫。
驚詫不行麼?
不過她可不想替人出頭,有袁夫人說的,沒她說的,跟她有一文錢關係?
袁夫人冷道:“沒什麼為難的。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孃家人沒拿我當自家人,我也不會上趕著熱臉貼人冷屁股。”
朕:這話精闢。
得說他這祖母真是說得出做得到,言行相當一致。
謝母也道:“要怪就便九郎,要麼出去一年半載連個訊息都沒有,要麼一回來就惹這麼大的禍!”
最膈應的是帶回來個孕婦,生完孩子就死在了謝家。
家裡可還有兩個孕婦——不對,現在是一個產婦,一個孕婦了。
只是這時候要將謝晴叫過來罵是不可能了,一大早就被建康令請到了衙署。
“是的呢,”王夫人嘆道:“二伯、二嫂也都是出身名門,知書達理的,平日看著為人處事也算得上聰慧,唯獨就這九郎……真真兒的出格,既不像二伯,也沒隨了二嫂。”
“看著九郎,我現在都不知怎樣教導阿昭了。阿昭眼瞅著就三歲了,該是讀書識字的時候了……我也就識得幾個大字,沒至於讓人笑話,若論起才學來卻是上不得檯面,以後少不得要麻煩阿郎給請個有才學,品性端正的師傅。”
說起抱養過來的便宜兒子,王夫人倒像是用了真心。
其實說穿了也是沒辦法的事,謝三爺不著調,夫妻之情眼瞅著日漸淡薄,她倒是想生嫡子,也不是一個人能辦到的事。
反倒是謝昭沉靜聰慧,親生的姨娘又懂得伏低做小,等閒不往正房跟前湊,便是想念兒子也沒做出出格的事來,一切盡在王夫人掌握。
與其巴著個不著調的夫君,真不如把全部希望寄託在謝昭身上。
只要謝昭將來出息了,也翻不出她這個嫡母的五指山,歷朝歷代的皇帝素來著重土孝道,但凡想要有一番作為的想不孝都得裝出孝順來。
大梁更有明律,只要父母肯站出來指認子女不孝,輕則終生不得為官,重則棍棒打死。
想來前些年平息後宅,收拾小妾,把自己給弄的傷痕累累,聲名受損,著實是豬油蒙了心。為了個謝老三,也值得?
王夫人想開了,一心就撲在謝昭身上了,吃穿用度都是照著嫡子嫡孫的來,體貼關懷,倒令謝昭更為依賴敬重。
這不,才三歲王夫人已經開始給張羅著找師父了。
說起謝晴,就立馬延伸到謝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