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哪怕是勢力越來越小,皇帝的屬意依然是希望世家出手。理由簡單粗暴,武力鎮、壓還是很容易,哪怕是寒門庶族的將軍們大多都可以做到,畢竟中央臺軍實力強悍,早已經身經百戰。
但打壓下去之後的整治才是關鍵,只怕吳姓世族自視甚高,瞧不上寒門庶族,打不服,到時候處處使絆子,比打仗還要費時耗力。
此時正事,謝顯也十分關注,皇帝既然終於下了決心,他便沒有推辭之意,當即令了聖旨。
皇帝御筆親封謝顯都督徐、豫、兗、青、揚五州諸軍事、假節,即日啟程。
並由謝顯親點了幾名將軍共同襄助,其中便有楊劭,及同樣身為直閣將軍的薛敬兒,車騎大將軍的侄兒。
玉衡帝一聽楊劭的名字就皺眉頭:“楊劭不行,還是換一個。”
“楊將軍功夫過人,實為一猛將。”謝顯不帶私心地推薦,且楊劭為人還十分疏闊,通達。雙目寫滿了野心,又在建康城受到排擠,他出徵必然得勝心切,事半功倍。
“不行,”玉衡帝咬定青山不放鬆。“愛卿,蕭司空才得勝還朝,這楊劭……還是壓一壓,若真是個好的,以後再行重用不遲。”
潘朔心裡默默地咬起了小手絹,為什麼他推薦楊劭就落個私相授受,一副看他眼瘸識人不明的眼神,而謝顯一推薦楊劭就成了壓一壓,以後再圖重用?
要不要這麼打人臉,區別對待啊。都是一樣的為朝廷舉薦人材,不好老用有色眼光看人吧?
都挑明瞭說問題在蕭司空那裡,謝顯也不好再堅持,便又點了一位替補上位。
謝顯領命走出太極殿,正面對著剛剛換上崗的楊劭,皇帝任命一事他已經聽到,心裡說沒有波瀾是假的。
偏偏是謝顯,無論家世、才華,甚至是受皇帝受用,他都屈居於謝顯之下。
這讓他飽經蕭敬愛摧殘的脆弱的小心靈再次受到了暴擊。
不過他不怨謝顯,他的確不及人家優秀,他怨的是蕭敬愛。
自從聽了蕭敬愛改朝換代的話,他總在想‘這’是他的機遇,他要抓住。所有的機遇,他恍惚地覺得應當是他的,他是未來的一國之君,需要機緣起事啊。
他說,要有機遇,於是就有了——只可惜,不是他的。
“恭喜……”楊劭強顏歡笑。
謝顯微微點頭,兩人交錯而過。
“下次吧,”潘朔拍了楊劭肩頭一把,“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不發光那都是被掩的太深了!”
楊劭:……這是安慰他的話?
聽起來這麼怪?
是蕭敬愛把他埋的太深嗎,他連人話都聽不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