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古浩天的身體慢慢恢復了。
其實作為古家的富二代,加上先前頑皮好動,無形中加強了鍛鍊,所以古浩天的身體底子還是不錯的。再說古家富足,營養無憂,而且有醫療保障,且本身也無大病,當然換了一個靈魂不算的話。所以過了中秋不久,古浩天的身體就大愈了。
只是這一年的中秋節,由於古浩天臥床休養,古家也就將就著過了。只有小妹英娘不開心,她爬上浩天的枕頭,纏著撒嬌,“哥哥、哥哥,你快快好起來嘛,都沒人帶英娘玩。”說來也怪,前世的古浩天雖是個混世魔王,對這個異母的妹妹倒是十分親近,而在穿越後的古浩天眼裡,眼前這個小蘿莉跟前世的女兒年齡相仿,情不自禁的又把前世的一份父愛寄到她身上去,心裡越是疼愛。
小英娘粉妝玉琢,活潑機靈,活脫脫一個小美女。其實古浩天也偷偷照過鏡子,心裡也暗暗慶幸這小子不是一個歪瓜裂棗,雖然一個半大的小子,卻也稜角分明,清秀俊逸,長大後也有當偶像的潛力。有時他也在感慨,這古家經過數代的改良,基因還是蠻優秀的,至少在容貌遺傳上是這樣的。
過不久,古浩天可以下地行走了。但是慢慢的府里人感覺出一些不同來,就是太安靜了,原來時不時的雞飛狗跳的情景沒有了,最後人們發現這種變化根源在小官人。
首先發現的是卞祥,作為古浩天最鐵是僮僕加玩伴,雖然形體粗獷,但對小官人的感知卻是異常的敏銳。他發現小官人不爬樹了、不捉蟈蟈了、不搗蛋作惡了……,總之之前的種種愛好沒有了,反之常常一個人靜靜的坐著發呆。他曾把這種思慮告訴老爹卞忠,誰知卻換來一個大耳括子和一句教訓:“小官人再出什麼意外,看我不扒了你的皮。”可是日久,府里人包括卞忠都發現了這種變化。人們私下稍稍的議論,“小官人的腦子不會被響雷嚇壞了吧。”
古楨和李氏當然也感覺到了。
“這孩子真不會被雷嚇壞了吧?”李氏嘀咕著。
“不會,我看這孩子的眼神清澈著呢,斷不會有事。”古楨口頭上還是很堅持的。
“可是……”,李氏想想也是,但又放心不下。
“嬋兒,但且放心,不會有事的。”
古楨雖然口頭強硬,但內心終究忐忑。此後藉機和兒子說了幾次話,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倒是從兒子的口裡冒出一些莫名的問題來,什麼“皇帝”“年號”“朝代”等等。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兒子的確沒有呆痴的現象,也就慢慢的放心了,至於性格的改變,也就歸結於受驚嚇後的改邪歸正。
然而,作為此刻的新生的古浩天來說,卻是異常的苦惱,具體的說是對當前處境的困惑。他問了卞祥,這憨貨只知道周朝、濟州府、鄆城縣、古家莊。他又旁敲側擊的問了卞忠,可卞忠也僅僅多提供了承平九年、柴家天子這點可憐的資訊而已。至於古楨這個父親,他卻不敢多問,你說一個十歲小屁孩那有這些不著邊際的問題,況且還是他看著大的兒子。
所以古浩天很煩,作為文科生,而且是讀了無數部穿越各種朝代書籍的文科生,對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更替,他自信是清楚的,但是他對目前生活的年代卻非常的迷茫。周朝,究竟是那個周朝。東西周,那是奴隸制社會,從一段時間的生活來看,肯定不是;南北朝時也有短暫的周朝,不過好像是少數民族政權;武則天也建立過周朝,但現在這個皇帝是個男的,且武周只有一朝,沒有下傳,也不對;那麼剩下的就是五代十國的那個後周了,這個朝代的皇帝倒也姓柴,可是好像這個朝代很短命,沒幾年就被老趙家給陳橋兵變了。若說不小心穿越到了其它星球,可也不像,畢竟他現在熟知的“鄆城”“濟州”“東京”什麼的都在大中華的國土上。
帶著滿肚子的困惑,古浩天開始千方百計的尋找解惑的渠道,因為未知的生存環境對一個陌生者是危險的,至少不能給人以安全感。他首先想到的是書籍,那怕是文學創作,從中也可以找到蛛絲馬跡。好在古楨雖然只是個商人兼地主,卻也有個裝點門面的書房。
一日,在卞祥的掩護下,他偷偷溜進這個古楨平時沒怎麼光顧卻不讓自己涉足的書房。果然有滿滿一架的書籍,只是也太紋絲不亂了,可見古楨這個便宜老爹也僅僅把它作為門面。然後他在一本叫《天朝逸事》的書上,震驚的發現一個前世世人皆知的大神的名字——那個砸缸的司馬光。
他迫不及待的把它取下,順手翻開一頁,只見滿眼的繁體文言文,不過對他這個二流大學的文科生來說,勉強也能看懂。可他知道,他不能在這兒看,從接收的記憶來看,雖然古楨曾請過老師給原來的古浩天發過蒙,但不久就被他給氣跑了,有沒有學到一點東西呢?他搜尋了接收來的所有記憶,發現並沒有這方面的庫存。所以他斷定如果他一本正經的坐在這裡看書而被古楨發現的話,那必定會是一種麻煩。於是他把書架理了一下,把那書偷偷帶回自己的臥室,至於古楨是否會發現,他是不管了,萬一發現了再想說辭就是。
此後幾天,古浩天把自己關在臥房裡,命令卞祥在門口站崗放哨。而卞祥作為小官人的鐵桿死黨,以為小官人從大官人的書房偷了什麼好玩的不可告人的東西,彷彿覺得以前那個不著調的小官人又回來了,隱隱的有點興奮,於是忠誠的執行了小官人的命令。
經過數日辛苦的研究考證,古浩天終於對這個世界有了大致的瞭解。原來在這個世界上,中國的歷史在後周時拐了個大彎,老趙家並沒有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老柴家自柴崇訓之後,穩穩當當的經營到了現在。但是朝代雖然變了,中國歷史的整體走勢卻變化不大。
首先周朝所處的社會環境沒有變化,北邊的遼國依舊強大,西北的西夏照樣崛起,還有吐蕃、大理一個不少。東北的女真雖然沒有記載,估計也少不了。
而且老周家的有些故事和北宋的老趙家極其相似。周朝尊郭威為太祖,柴榮為太宗,柴崇訓為高宗、此後經英宗、武宗、仁宗、憲宗、神宗,書中有記載的八個皇帝,其中有兩件事,幾乎是北宋的翻版,一個是英宗柴禮應早逝,兒子年幼,莫名其妙的被弟弟柴禮義即位,這簡直是周朝版的“斧光燭影”,另一個就是武宗柴禮義即位後發生過“白登山之圍”,還有新、舊兩黨之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