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小小病房裡的偶然小聚,卻贏得了七個節度使對梁山事業的一致認同,古浩天對這個意外收穫歡喜不已。面對著這些老將積極的上崗要求,他自然不敢怠慢,分別回來之後,便立即找來了聞煥章,商議對這些人的使用。
自蕭嘉穗去往登州之後,軍政處的事情基本上便聞煥章代管著,所以近日來面對著不斷上山的歸降官兵,他忙的腳不沾地。當其匆匆趕回中華堂時,卻見古浩天滿臉春風的候在那裡,不由問道:
“什麼喜事,讓浩天如此高興?”
“說來也巧,學生方才去探望項元鎮將軍,不想巧遇了王煥等六位新來的節度使,一番閒聊下來,幾位將軍竟對我們梁山事業深為贊同,還紛紛爭著出來做事,我本也沒料到這些人恁地主動,一時全無準備,便請師傅過來出個主意。”
這倒真是意外之喜,聞煥章也沒料到這些人思想轉變的這般快,按往常貫例,降將上山後都會有一段適應期,想不到這幫老將恁快就轉過彎來了。他一時倒也沒有考慮這些人的使用,這時見問不由的沉思了起來,良久之後,他才說道:
“此番上山的七個節度使,武藝韜略都是一時之選,但其中多人確實年事已高,讓他們到護衛隊裡帶兵打戰怕是不妥,在我想來可做分別安置,如王煥、徐京、王文德三位老將軍均年事較高,但閱歷豐富,不如放在講武堂當教師,正好可以發揮其所長,又可解決講武堂教師緊缺的難處,另幾位年富力強,倒可安排到護衛隊裡去。”
古浩天一聽,頓覺聞煥章主意不錯,他原本糾結著,這些人若是安排在護衛隊裡當營長,怕是大材小用,若是當團長又恐原來的將領不服,再說他們之間實力也有差距,不能一概而論。放在講武堂卻是最合適了,一段時間後,原本身為教師的他們,選調一些放在護衛隊的任何位置,其他人也不會有太多的想法,於是他立即決定把這七個人全部先放到講武堂去,待摸清底子再作安排。
聞煥章見古浩天沉思不語,便接著說道:
“除了這七人,莊園裡如今還有三人,浩天也要多加考慮,前番歸順的畢勝如今還是賦閒,這次又俘了劉夢龍與黨師雄,尤其前者是莊園緊缺的水軍人才,若能勸降也是一大助力。另有芒碭山樊瑞、李袞、項充三人,也要善加安置。”
“師傅提議甚好,我想著,那七位節度使便都先放在講武堂,日後再見機安置,至於後者三人倒也好安排,畢勝任一營長或副團長都是可以,
劉夢龍與黨師雄若是真心歸順,水、步、騎皆可安排,只是這兩人還得煩師傅去費些口舌。還有樊瑞、李袞、項充三人尚未安排,如今莊園裡步兵將領緊缺,我欲安排在步軍。”
聞煥章見古浩天已有考量,也便一口應下。
師徒兩人正在說話之時,且見公孫勝走了進來。他一看聞煥章也在,便說道:
“兩位都在卻是正好,剛剛得了訊息,丘嶽與周昂已經帶著一萬禁軍過了含蔡鎮,明日便可進入濟州。另有高俅部將牛邦喜,招集了近千條大小船隻、四五十個船工,也已達濟州。據朱富他們的訊息,內中有一個匠師叫做葉春,是一個造船行家,眼下正在濟州城外建造什麼大海鰍船、小海鰍船。又據趙能傳出訊息,高俅已發文書調鄰近袞州、單州、濮州等地兵馬,不日也可陸續前來,到是應該會有五、六萬人手。”
“公孫處長可是確定,那個叫葉春的匠人在濟州造船?”
古浩天對五、六萬人馬並不在意,濟州城牆眼下對他而言,就是一層紙,他只要輕輕一撕必然會破。倒是這個葉春的出現,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原著裡此人因被梁山搶劫了懷恨在心,在濟州向高俅現了海鰍船的圖紙,併為其督造,按說是一個專業的人才,而這方面人才正是所梁山緊缺的。
公孫勝見古浩天關注此人,便說道:“李立與朱富兩位兄弟的訊息應該無誤,不然那個造船作坊正在濟州城北,我再著人去探一下。”
“不必,還是我自己去走一趟,便讓孟康兄弟與我一起,也好看看這個匠師的能耐真假。”
古浩天立即生起好奇之心,便想著親往一探。
當天下午,古浩天也不及回家一看,便帶著卞祥、楊再興、孟康以及相關人手坐船前往濟州去了。
望江樓的朱掌櫃這些日忙碌的多了,濟州城的戰事非但沒有給他造成什麼影響,來來往往軍隊反而給他帶來了不少的生意。近些日旁邊的不遠處又開辦了一個大船廠,官員商人常常光顧,無形中又增添了一些人氣。
古浩天等人一夜行船,抵達濟州時,已經是第二日的早晨,他們先到了毒龍幫與許貫忠等會合,然後幾個人充作木材商人來到了望江樓。
朱富看著幾個上來,連忙把眾人引上三樓的靜室裡。
“你說此處來了一個叫做葉春的造船匠師?”
古浩天一經坐定,便開門見山的問朱富。
“不錯,這些日他常在茶樓裡消遣,俺也識的。”
“那你能否引薦孟康兄弟到他船廠裡做工?”
“引見進面倒是可以,但那船廠卻是牛邦喜說了算的,葉春不知能否作主。”
“無妨,先著兩人見面了,行與不行到時見機行事便是。”
當下,古浩天便先行敲定下來。
朱富便說,那葉春一般午後會到茶樓小坐歇息片刻,於是眾人便留了下來。
不覺過了午時,古浩天幾人裝作遊客坐於大堂的窗邊,只一會,卻見一個三旬年紀的男子上到二樓來。
朱富見著便忙著迎了上去,熱情的招呼道:“葉匠師來了,要用些啥?”
“老規矩。”
那男子回了一句,便挑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了。朱富這邊立即端了熱茶、糕點過去,卻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