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道口一役,梁山莊園取得了完勝。高俅統率數萬大軍,卻不能跨過護城河一步,最終還要損兵折將狼狽而逃。
經此戰後,李家道口的商家客戶信心大振。十餘萬大軍進攻一個小村子,卻一步也不能寸進,那在此經商還有什麼可擔心的!於是便在戰後當日,許多商人聞訊後就紛紛歸來。
古浩天等人當日也回到了梁山,當日他得到朱富的訊息,說那丘嶽和周昂帶兵出京之後,便立即調整了作戰計劃。他要藉此機會,把朝廷禁軍的有生力量全部吃下,儘可能一勞永逸的解決身後的隱患,然後再騰出手來出兵北方。他覺得童貫、高俅之後,朝廷短時間內不會有更大規模的征討了。一則人力財力耗費巨大,二則據盧俊義來信,江南的方臘就要起事了,那時勢必又要分散朝廷的注意力。所以他命令在朝廷援軍來到之前把濟州拿下,然後三面設伏堵住高俅去路,又把他趕回濟州,以方便自己的下一步行動,如今看來一切都不出預料,出乎異常的順利。
連日來取的勝利,同樣給梁山莊園的各個機構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歸降的官兵和戰場的俘虜,又達到了三萬餘人,由此帶來的後勤供應、傷病治療、人員安置等等問題,忙倒了相關莊園管理處的上上下下。
安道全和高大夫這些日一直非常忙碌,不斷上山的傷兵牽扯了兩人大量的精力。這一日在後山的醫館裡,安道全正忙著手頭的事,突見古浩天與吳用兩人進來,便忙著迎上去問道:
“小官人和吳用處長今日怎得空到處?”
“那個項元鎮將軍傷情如何?”
古浩天今天卻是特意來看項元鎮的,那日夜奪濟州,把他帶上梁山後,便一直安置在安道全的醫館裡。
“項將軍內臟被震受傷,卻在濟州耽擱了數日,如今調養起來要多費些時間,總歸也沒有大礙。”
“如此便好!”
古浩天聽了頓時鬆了一口氣,此人卻是一個高手,尤其是箭術了的,原著中,他與董平對戰一箭射中其臂膀。而董平又是梁山諸人中最擅於躲避暗器的,原著裡,梁山攻打東昌府之戰中,面對沒羽箭張清幾乎無人可避的飛石,唯有董平連躲三顆,足見其躲避暗器的高超技法,但在項元鎮面前卻吃了大虧,足見其箭術之高。其實在古浩天的心目中,水滸諸雄若論箭術,當以花榮、龐萬春、項元鎮為最,所以那日攻打濟州之時,他專門交待許貫忠要把項元鎮好生接上山來。
“那日兩軍遭遇,項將軍一萬人被關勝團長與鄧元覺大師兩個團前後夾擊,亂軍之中吃了鄭大師一杖,饒是如此他還帶著殘兵突圍而去,卻是好生令人佩服,如今無恙便好,不然卻教人不安。”
那日攔截項元鎮一路的正是吳用,所以今日他執意要陪著古浩天一起過來,剛才聽著安道全一番話,心裡也安心不少。
隨後在安道全的引路下,幾人一起到了後頭的病房。項元鎮獨住一間,身邊陪著一個親隨。三人進去時,他正在床上閉目養神,聽的動靜睜眼一看,卻見安大夫陪著一個氣度不凡的少年男子進來,他立時想到一個人物,急忙便要起來。
“項將軍千萬不要妄動,將養身子要緊。”古浩天緊走幾步,一把把他按住,順便就坐於床沿之上,“近日一直在李家道口,昨晚才匆匆回
來,倒是怠慢了將軍,望勿見怪。”
濟州奪城之後,古浩天並未回山,所以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項元鎮,這時見他四旬開外的年紀,雖是清瘦了一些,但也掩不住一身英氣,心裡想著,果非一般俗人。
“那日一戰誤傷將軍,全是我吳用之過,在下這裡先予賠罪,來日傷愈,再叫過關勝、鄧元覺諸位兄弟,好生請將軍喝酒賠過。”
吳用立於一邊,這時也抱拳稱過。
“兩位那能恁的說話,兵敗受傷本因技不如人,那敢受人賠過,卻是羞煞老夫,快快休提。”
項元鎮卻是個明白人,也曉得兩人此說是為了圓他面子。到梁山後的幾日來,聞煥章、許貫忠等常來看他,幾次談心下來,他已經對梁山有了較深的認識,更兼徐京、王煥等幾位老將的勸解,其實心裡已經認同了這裡。今日見莊園裡的小官人一回山就來看他,更是感激。
且說三個人正閒話著,卻見外頭一陣響動,不一會只見徐京、李從吉、王煥、梅展四人一起進來。這四個人與古浩天都未曾當面見過,但看到了都猜得出是什麼人,幾人見他一個梁山之主,一回莊園竟立即先來看望一個受傷的降將,頓覺得旁人所贊確實不虛。
“本想稍後去拜訪幾位將軍,不想在這裡遇上了。想來諸位曉得我生性慵懶,一齊聚到此處,卻是幫著我省去了一段路程。”
古浩天見四人進來,便站了起來打趣的說道。
而徐京等人見古浩天言語隨和毫無架子,些許生疏之感頓時散去,眾人便各尋椅子坐了下來。
“小官人,老夫冒昧一問,聽說太尉率餘部退回濟州,但是便憑莊園在李家道口的人手,他欲全身退去卻絕無可能,想來必是莊園裡有意為之吧?”
王煥是在座年紀最大的,資歷也是最老的,這兩天他在山上聽說了李家道口的戰局變化,卻是有些奇怪,以他理解,梁山應該藉機滅了朝廷軍隊才是,又為何放那高俅諸人逃去濟州,這不是放虎歸山嗎,所以一直有些不解,這時見了古浩天便忍不住問了出來。
其他四個聽了,也都好奇,不由的一齊看向了古浩天。
“此事卻吳用處長最為清楚,當日在李家道口時,也是他提的計策,便請他與諸位將軍分說。”古浩天卻有意把吳用推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