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入雷澤,朝廷大軍剩餘的三萬餘人被一網打盡,梁山莊園成功的解決身邊的隱患。
此次對決歷時半個多月,梁山莊園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僅戰俘就達四萬餘人,另有糧草物資無數,更為重要的是,京東一帶梁山莊園已打出赫赫威名,老百姓提起梁山和古小官人無不交口稱讚,周邊州縣再也不敢對這個莊園有覬覦之心,最是立竿見影的是那李家道口的集市,各地客商都知道這集市的背景,於是紛紛湧入,一時市場繁榮數倍。
九月初,梁山上已經轉涼,古浩天在忙完戰俘的安置之後,也相對空閒了下來,於是他又想起當日改編護衛隊現有建制的事來。
這次與朝廷大軍交戰,三個階段總共收攏了四萬多戰俘,編入護衛隊的有兩萬多人,原來的營級建制已經不適應了,古浩天覺得改制已經勢在必行,於是他找來了聞煥章,說了自己的想法。
“師傅,我覺得咱們莊園護衛隊的建制要變一變了,原先我們在設定機構的時候,把護衛隊定為班、隊、連、營四級,每營滿員一千人。如今步兵營已達兩千人,騎兵營也有一千五百人,遠遠超出了當初的設計,若是把這次的降兵再分配下去,那人數就更多了。而且可以預見,朝廷的討伐必不會就此罷休,下一步一定還會有更多的俘虜上山,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兵源。另外營頭過多也帶來一個弊端,就是作戰時各營互不統屬指揮協調不暢,當下都是就近作戰,有參謀處統一調派,還看不出什麼大問題,將來若是遠出作戰,便會生出麻煩來。”
“這倒也是,那浩天有何設想?”
聞煥章見說,立即明白他說的有理,但知道這個弟子既是想到這個問題,必定已經計較。
“學生以為要在營上頭再設一級,便叫做‘團’,領軍將領稱團長,每三營為一個團,人數在五千左右。兵種上除了步、騎、水之外,另設混合團,比如登州,便可讓步、騎、水三營合成一團。如此一來各團的人數、將領都有一定的規模,將來便可獨立執行作戰任務,師傅以為如何?”
“此想甚好,只是各團長人選,浩天可有考慮?”
“此設想我也是剛剛生出,尚沒有考慮人選事宜,不過總得周到安排顧及各方,莫要因此生了間隙才好。”
“浩天有此想法甚好,護衛隊的將領如今愈來愈多,也愈來愈雜,這裡頭有從古家莊就跟著你的老兄弟,也有建立莊園期間上山來的兄弟,有主動來投的朝廷官員,也有交戰期間歸順的將領,雖說當下大夥一團和氣,但若是明顯不公則會引起非議,甚至會動搖軍心。因而你能想到顧及各方,卻是大善。”
聞煥章剛才聽古浩天提出改變建制時,便當心他年紀尚小在人事安排上想的不周到,這會聽他說到顧及各方,便知他已有打算,不由對這個弟子更加讚賞。
“近日蕭處長應該可以回山,他這個軍政處長管著護衛隊的人事,此事缺了他總歸不好,到時把護衛隊的幾個處長叫在一起議一議。”
原來那日萌發這個想法之後,古浩天便派人去登州叫蕭嘉穗回來,這時見章煥章並無異議,便想把此事擺上議事日程。
“無妨,此事也非一日兩日之功,可先放出訊息探探護衛隊各個營長的口風,也讓各處長心裡有個思量,待時機成熟了再做定突,總比倉促行事要好。”
古浩天見說,也覺得文煥章說得很
有道理。當天晚上藉著商討收編官兵的機會,他便把改革護衛隊建制的事提了提,隨後莊園裡就慢慢傳開了這樣一個訊息。
護衛隊的各營要升格為“團”了,而且這個團長還管著三個營長,這可是梁山莊園建園以來的一件大事。於是隨著訊息的傳開,莊園上下便紛紛議論,許多人都在討論著“團長”的人選。
梁山食府近期的熱門話題便是誰有可能成為團長。這一天,許貫忠作東,叫了林沖、阮小二、孫安、龐萬春、關勝等人在梁山食府裡吃飯。
“這次護衛隊要改革軍制了,諸位可甚麼想法。”
眾人坐定,許貫忠便丟擲了這個話題,今日他邀請的物件涵蓋了步、騎、水、弓四大兵種,身份背景也各不相同,倒有些後世開座談會的性質,其實也是得了古浩天的授意。
諸人見說一時不由的面面相覷,按說他們這些當營長的都有當團長的希望,但各各資歷條件不同,又有不同的想法。
比如阮小二就比較淡然,因為水兵若是設團,他這個老人一個團長是跑不了的,他的考慮是如何給兩個兄弟談談,不要爭這個團長了,不然會給小官人為難。
孫安也是淡定的,步兵若是設團,他和縻勝這兩個老營長,管理處十有八九會考慮的。關勝就有些不同了,若憑能力他肯定能夠勝任,但他上山不久便不敢有什麼奢望。龐萬春卻是有些鬱悶,弓兵營成立以來,一直沒有發揮什麼大的作用,他現在想的是怎麼樣發揮弓兵作用的問題。
林沖就比較灑脫了,他這個軍官訓練營,與團長沒什麼大關係,也知道許貫忠今日這個酒局,無非是給大家透個口風,讓大家心裡有個數,所以他先開了口:
“許處長,浩天對個‘團長’的選用,可有什麼章程?”
“細的他還沒說,不過那日商議俘兵事宜時,他也講了大致的意思,主要是三點,一是資歷、二是功勞、三是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