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古浩天一行與王彥、山士奇、文仲容等作別之後,南下澤州到了河南府,隨即租了兩條船隻,經黃河入謂水直往關中而去。
一行人日行夜宿早晚趕路,不一日進入了華州境內。此時正是六月時節,天氣炎熱異常。這日船隻到了渭水邊上一個叫做敷水鎮的地方,正是正午時分,烈日之下船艙裡悶熱異常。扈三娘受熱不過坐於窗邊納涼,卻看見岸邊的樹蔭之下有一老農在賣西瓜,便纏著古浩天先過去歇一歇。古浩天想想也便答應了,然後兩條船兒靠在了岸邊的樹蔭下。
賣瓜的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農,他見古浩天一行人出手闊綽,一下子把他十餘個西瓜全都買了,頓時樂的不行,連說園子裡還很多,客官若要即可摘來。
眾人一看,邊上果然有一片西瓜地,扈三娘這些日在船裡悶壞了,見著那瓜藤下一個個碧綠的大西瓜,立即連蹦帶跳的過去了。古浩天看看自己人多,都買一些無妨,正好也幫幫這老人家,於是和卞祥一起帶了幾人過去幫忙。
老農一看這客人一下子買了他幾十個瓜,大喜過望,便選了一個好瓜,在一邊的瓜棚裡切了,非的請眾人嚐嚐。
古浩天見老人熱情,心想正午太熱不如歇會再走,正好也向老人打聽一些訊息,便帶扈三娘與卞祥過去坐了。
瓜棚搭於河邊,茅頂竹架甚是涼爽,幾個人吃瓜閒話說的十分投機。老農很是健談,自言姓劉,祖上隨高祖劉邦入關,在這渭河邊已居住數百年了,對周邊地方無一不曉。
古浩天藉機便問:“我聽說華陰地面有一座少華山甚是雄偉,不知位於何處?”
“此地往西南行二十餘里便是,聽說那上頭聚著一夥強人,等閒人不敢過去。郎君若是隻為遊玩,不如去太華山,那裡卻是關中首勝,這裡東去十數里便是,太華景色甲於三秦,每日遊人不絕。只是這位小娘子若去,卻要小心一些。”
劉老漢說到這裡,看了扈三娘一眼,繼續說道:
“這太華山名聲太顯,常有豪強惡官上山賞景,如小娘子這般美貌若不小心易出禍事。前幾天一個大名府來的小娘隨父還願,便是在山上的天帝聖廟裡,被賀太守那惡人看上,生生搶了去,如今父女兩人生死未知。”
原來扈三娘自上船之後,便恢復女裝,劉老漢看她十分俏麗好心提醒。
“哼!誰敢!”
扈三娘冷哼一聲,卻見古浩天瞧著自己偷笑,頓想起前年鄆城觀音寺的尷尬遭遇來,不由的滿臉通紅。
好在古浩天並沒有糾纏於此,卻是問那老漢:“這賀太守一地父母,怎如此不顧臉面,做出這等下作之事。”
“這廝是蔡相門生,便是佔著這個靠山,在咱華州幹盡壞事,卻無人敢說。”
劉老漢見對方是外地人,沒啥顧忌憤憤的說道。
而古浩天見說卻突想起一事來,他記的《水滸傳》裡曾寫到華州賀太守是蔡京門生,為官貪婪,非理民生,曾在太華山上搶了大名府王義的女兒玉嬌枝,後來引出史進入獄、梁山人馬攻城諸事。如今看來,此事已是發生,只是不知那史進是否已經被抓入獄了。
想及此處,古浩天不由有些著急了,於是便作別了劉老漢,解纜起啟航趕往華州。
下午酉時初,兩條船趕到華州城外。古浩天讓楊再興帶護衛隊留於城外,自己與盧俊義、卞祥、扈三娘、時遷、馬靈進了城去。
華州因華山而得名,它前據華山,後臨涇渭,左控潼關,右阻藍田,歷來為關中軍事重地,因此城防也異於別地,卻見城高地壯、暫濠深闊,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
古浩天等人一路看著,來到了州城的中心,這時天色已暗,街道兩邊燈火漸次亮起,卻是烘托出幾分景緻來。
“小官人,你看那太華樓甚是氣派,我們便歇在那裡如何?”
這時,扈三娘指著十字街口的一座高樓說道。
眾人看去,果然是一處氣派的所在,便也一同去了。誰知這太華樓生意太好,總共只剩了三間上房,古浩天正欲另去別家,卻聽那夥計說道: “客官休去,華州城裡俺這太華樓獨一無二,達官貴人都歇於此處,便是朝廷的宿太尉也歇在這裡,若非方才正巧走了三位客人,那輪的到你們入住,再說你等六人,正好兩兩一間,那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