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莊諸事處理完畢,已經接近午夜,接下來第一要事便是把滿載糧食的七十餘條船安全送走,古浩天於碼頭召集眾人臨時作了交待,命阮小五、周雲清、縻勝、袁朗、滕戡帶一百水兵連夜護送船隊回梁山,巴三郎和手下七人以及他剛才點名留下的二十五個青幫成員也一同前往。
餘下人員全部坐船回大王莊,二百餘人上船完畢,已過子夜,古浩天正待上船,卻見那莊明禮還跟在後頭。
“莊師爺咋還不走,莫非還想跟我回去不成。”他回頭奇怪的問。
“天下雖大,恐怕再無小的安身之處了,懇請小官人收留在下,以求安度餘生。”莊明禮跪在碼頭出言懇求,竟然真的要跟古浩天回去。
這倒出乎了古浩天的意料,不過轉念一想也不奇怪,那喬縣令到時發現那處留字,莊明禮必無活路,與其東躲西藏,不如跟著自己安心。心想這莊明禮既是師爺,腹中必有一些墨水,梁山正好缺文化人,便動了收下他的心思。
“你是那處人?”
“在下淮陰人氏。”
“那你若是跟我而去,家中老少喬縣令能放過嗎?”
“老母、妻兒……”莊明禮目視淮陰方向,只見兩行濁淚奪眶而出,“自身難保,他們只能自求多福了。”
古浩天見其可憐,又想想反正要用他,不如示恩到底。便說道:
“趙莊之事近日內喬縣令不會發覺,我如今撥一隻快船與你,趕緊趕往淮陰接了家眷,兩日內到大王莊找我。”
莊明禮愣了一下,隨即到古浩天面前恭敬的行了大禮,轉身上了指派的那隻船,連夜趕往淮陰。
蕭嘉穗立在船頭看了整個經過,心裡暗歎,小小年紀處事卻如此老到,將來必定非同一般。
船隊離了趙莊,在外頭又匯合了上官義,直奔大王莊而去。古浩天坐在船上全無睡意,從梁山南下淮水,不覺近二十天,時節已經進入了八月,秋闈在即,而淮水這邊因為降雨帶的逐漸南移,災情慢慢減弱,災民也慢慢減少,他準備把手頭事情處理一下交給杜遷,自己回梁山備考。
淮水一行,收穫巨大。萬餘人口為梁山提供了緊缺的人力資源;五十八艘大型漕船二十條民船,使梁山水軍的家當一下子壯大了一倍多;而趙莊所獲的七萬餘石糧食及十五、六萬兩的錢財,不僅使本次救災本錢不虧,還大賺一筆;更為重要的是,他招攬了諸多人才,蕭嘉穗是他最意外的驚喜,這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在他的心目裡與聞煥章並無差別,袁朗、滕戣、滕戡都是一流的勇將,魯成也不錯,如果不出意外,上官義和太湖四傑也會成為梁山的一員。
就這麼思想著,不知不覺船隊到達了大王莊,此時天還未亮,一夜勞累,古浩天便讓大夥各自歇了。
一場好睡,直到晌午古浩天才起來,梳洗之後,他讓卞祥去把杜遷和蕭讓叫來。
“小官人一夜未眠,怎不多歇會。” 杜、蕭兩人昨夜守在大王莊,並未參加行動。
“已經夠了,杜遷兄弟,這兩日莊裡的災民人數可多?”
這兩日古浩天都專注於趙莊之事,災民便交於杜遷處理。
“卻是少了,兩日時間只五百餘人,依俺看再過數日這處便可撤了。”
“也是差不多了,一則山上一時無法安置太多的人,二則鄰近已無太多災民,而且災情也快過去,災民便會返鄉。你稍後與時遷和段景住說,龜山鎮已沒再留必要,叫其把外頭的兄弟都收回,會合到大王莊來。”
“我準備明日啟程回梁山應付秋闈,請蕭讓兄弟過來,本欲讓你留守此處的,但我又想山上一下子來了萬餘人,民政事務繁多,你還是回梁山去,便讓杜遷兄弟再辛苦兩日,我讓古波和阮小七留下協助。”
兩人對古浩天的安排都沒有異議,俱點頭應下。古浩天看看距離午飯時間還早,便與卞祥兩人往費保等人的住處而去。
且說費保與狄成也已經起床,兩人正坐在屋裡說話。
“大哥,下面的幾個兄弟傷勢已好的差不多了,小官人這邊的救災我看也快好了,咱們何是回去?”狄成問道。
“我卻想到那梁山看看,這兩日與梁山兄弟相處,聽他們說梁山的熱鬧和新奇,俺心裡羨慕的緊。再說這小官人小小年紀氣度和魄力已非同一般,將來必不是池中之物,便是蕭先生這般精明的人物對他也是歎服。咱們兄弟在太湖雖說過的也是舒服,但畢竟根淺眼窄,便如這次,小小的青幫也敢算計我們,也許梁山就是我們兄弟將來最好的出路。”
費保這個想法顯然已經思慮已久,這會見狄成問起,便把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大哥說的也是,與梁山實力相比,咱們就是一隻螞蟻,只是他們會要我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