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梁山莊園主之稱霸天下> 正文 第七十二章 爆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七十二章 爆亂 (2 / 2)

此後幾日,吳家礦山的棚戶區裡雞飛狗跳,那些護衛拿著抓拿盜賊的由頭,把家家整的不得安心。

便在這樣的慌亂中,山神廟的廟會日子悄悄來臨。一大早薛燦照樣下礦做工去了,薛二孃與嫂嫂、侄兒,跨著一個簡陋的布包出門去趕廟會,她回頭看看這個生活了半年的“家”,眼神裡不由的流落出一絲不捨,但一想到焦挺哥哥和大哥所說的將要來的好日子,她便再無留戀,頭也不回的牽起小山子的手往前走去。

而這一日早晨,棚戶區裡有無數的家庭,便如薛二孃一樣捨去破爛的傢什,扶老攜幼朝著鎮西頭的山神廟而去。直到傍晚趕廟會的人們才陸續回來,但人數大大減少。卻不知這一天裡有千餘男女,藉著廟會的喧譁,悄悄的乘著馬車往西而去。

傍晚時分,礦裡下工了,礦工們紛紛回來,而吳家鐵礦的護衛們也準時出來到各家去搜查盜賊。幾日來礦工們的軟弱把他們慣得更為囂張,但是今晚卻與往日有些不同,護衛們發現礦工都不那麼聽話了,衝突首先在薛燦家裡爆發。

只見薛燦拿著一根木棒,追著兩個護衛,一路從家裡打到外頭的道上,而這一幕便如行動的訊號,頓時棚戶區裡家家打成一團,那些個護衛一個個驚慌失措、哭爹喊孃的退了出來,但這些礦工仍不罷休,幾百人跟在後面一直追到那管事房,把房子團團圍起來。

丁得貴被這突發的騷亂嚇呆了,他那想的到往日溫順的綿羊突然變成了惡狼,急忙派自己的親信丁三趕往鎮裡找大哥搬救兵。

丁得福接到求救信時已經是戌時初,他匆忙召集幾十名親信趕去支援。趕到現場已經是亥時,但令他驚駭的是,他這個吳家商行的最大管事,卻沒有得到這些礦工一點點的敬畏和尊重。數十人瞬間被礦工們圍在當中撕扯打罵。

丁得福在親信的拼命護衛下,好容易擠到門口,卻不知自己反而成了死亡的引路人。在大門開啟的那一刻,狂燥的礦工們一擁而入,隨後一場血腥的殺戮就此開始。那些往日飽受欺凌的礦工們,面對昔日高高在上的管事護衛,把長期以來的積怨一齊發洩出來。不一會管事房裡便死傷無數,血流遍地。

丁得福被礦工挾裹著進了院子,可憐他這個救援人反而最早成了送死鬼,丁得貴帶十幾個死忠,嚴守在二層的樓梯口,眼睜睜看著哥哥死去,卻不敢下樓一步。

“你們,你們,目無皇法,殺人放火,難道就不怕超家滅族嗎?”丁得貴站在二樓色厲內荏的嘶喊著。

還別說這喊話還真有一點效果,一些不明真相跟班起鬨的人真給嚇住了。

“兄弟們如今我們連丁得福都殺了,大夥覺得還有退路嗎,這些日來,我們在吳家礦山累死累活,卻日日受丁白眼的欺凌,這仇此時不報還待何時。”

此時薛燦挺身高喊,只見他操起一把鋼刀,帶頭往樓上攻去,眾人也紛紛醒悟,也不再猶豫跟隨而上。

吳家礦區的騷亂便如瘟疫一般,迅速的蔓延到各個礦區,不斷的有礦工成群結隊的出來,對著各自的管事住處打砸圍攻。

直到亥時末,吳家礦山的管事房最終化成一堆熊熊的烈火,騷亂的礦工紛紛的向外逃去,而各個礦山也紛紛發生礦工外逃事件。可吳家礦山的烈火便在眼前,其他礦山的管事沒人願意在這時候用生命冒險。在他們看來只要熬過這一夜,明日這些下賤的礦工,最終還是他們腳底的螞蟻。

一夜暴亂各個礦區逃走礦工近一千人,吳家礦區損失最重,逃走礦工近二百人,幾乎佔了原有員工的三分之二。

次日一早各商行調集人手,對金嶺鎮周邊進行嚴密搜查,但除少數人員落網外,七百餘人無影無蹤,甚至連家眷也一夜之間憑空不見了,然後這些礦主意識到昨晚之事並不簡單,才紛紛報官。

朱貴帶著一班人匆匆趕到礦山時,那處管事房的煙塵尚未散去,滿屋子的屍體被大火燒焦之後慘不忍睹。朱貴命趙能帶人收攏餘下的礦工,安撫人心。又命趙得帶人滅火收屍,清理現場,一邊又命人去報官。

一場騷亂把丁家兄弟及親信燒的一乾二淨,朱貴這個吳家商行的新主人,一下子確立了絕對的權威,即使有些人存有二心,但靠山已失也不敢表露出來,只能潛心等待吳二爺的回來,當然這注定是一個沒有結局的結局。

此後一段時間,朱貴運用權謀在各個關鍵位置,安插梁山派去的人手,迅速控制了吳家生鐵商行。趙得代替丁得貴成了礦山新的管事,而趙能坐了丁得福的位置,成了朱貴最重要的助手。

由於礦工逃散大半,開工不足,吳家商行無奈調高工錢,達到了每月平均二兩,比原來整整翻了一倍,一些自由身份的礦工聞訊紛紛來投,僅個把月時間,吳家礦山的礦工便達到三、四百人,甚至超過了以往。對於其它礦山的抗議,朱大掌櫃的回覆是,時勢逼人,總不能讓礦山停工倒閉。

吳家礦山的提薪舉動,無形中倒逼其他礦山也跟著提薪,使所有礦工或多或少得到了好處,而朱掌櫃帶領下的吳家礦山不僅提高了工錢,而且一改過去刻薄做法,變得富有人情味,也因此獲得了好名聲,很多礦工聞名而來,而朱貴卻是來者不拒。但是每過一段時日,吳家礦山便會選一批好的礦工,送往外地新開採的礦山去,當然目的地便是那水泊梁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