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夜的忙碌,近二千的礦工及家屬終於分批從籠水下船,然後經過濟水逆流而上,直奔梁山而去。
金嶺鎮諸事已畢,餘者只交由朱貴三人便可。古浩天乘最後一條船趕回梁山,同船的除卞祥、時遷、阮小七、湯隆等人之外,還有焦挺和薛燦。
“小官人救我等於水火之中,我倆代數千礦工及家人謝過。”焦挺和薛燦這時才得空,於是雙雙跪拜於古浩天之前。
古浩天把他倆扶起,溫聲撫慰幾句。梁山又得兩將他自然歡喜,但此次他最得意的還不在此,卻是二千多民眾,這裡頭有幾十高明匠人,七、八百的青壯礦工,更何況吳家礦山以後還可為他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兵源。
他想回山之後馬上組建刀盾營,把李逵從孫安身邊抽出來,讓他與焦挺搭手帶刀盾營,兩人都是悍不畏死之輩,假以時日必可帶出一支強橫的近戰步兵。至於孫安二營便讓薛燦過去,這人不錯是個人才。便在此時他突然聯想到,這個薛燦是田虎的部下,後來便是孫安前去勸降,他與喬道清一起投降了宋江,如今兩人卻陰差陽錯又在他的手下搭檔了。
到達梁山時,正是一日的傍晚時分。金沙灘的訓練場上還有一部分等待清潔消毒的礦工,餘者都帶到山上去了。
“小官人,他們站在那候著作甚?”焦挺看著訓練場上的礦工有些奇怪,連薛燦也投來疑惑的目光。
古浩天把原由解釋了一遍,兩人聽了深感梁山想的周到,便一起也住那邊過去,古浩天也不阻攔,藉機與過來迎接的聞煥章等人聊了起來。
本次來梁山共兩批兩千餘民眾,比上次沂水招來的人還多,幸虧近日山上基建進展挺快,不然又得佔居前山兵營。
“本次進山民眾,帶家眷的五百戶兩千餘人,單身近百餘人,加上前些日阮家兄弟和水軍招來的二百餘人,後山原有五個村全部安置完畢,正在建的 “己”字村也先安置進去了,但還缺近三百人的住所,所以便把單身的都安置於前山兵營,過幾日只要招兵之後,五、六百人住進兵營,後山住宅才會寬鬆。其他柴米等,民政處都已按貫例發放。”
蕭讓在山上忙著安置事宜,聞煥章代為介紹了安置情況。
經過幾次百姓安置事宜的鍛鍊,梁山上的管理機構如今協調能力和水平跟以往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在幾個處和親衛營、教導營的協同下,幾日之內二千多人安置,順順利利的完成了。
稍後,焦挺和薛燦一起出來,古浩天把他倆介紹與大家,然後一起上山而去。
梁山的雄偉和梁山莊園的和睦安樂,兩人與所有初來者一樣,都感到十分的震撼和新奇。薛燦一家和沙銅一家也被安置在管理層的住宅區裡,正好住了前後兩進的一座院子。焦挺暫時與時遷、段景住等一起住頭領單身公寓。
當晚,古浩天讓民政處於梁山食府安排酒席,為焦挺、薛燦及沙家父子接風。但見座上個個英雄高士,新來幾人想著自己昨日還是不堪的礦工和匠人,今日卻成了小官人的座上賓,心裡既是興奮又有些自卑。但座上眾人大多是一樣的過來人,自然知道他們想的什麼,因此一番主動貼心的互動之後,便親如兄弟、情似一家。
月出窗前,興盡席散。焦挺與薛燦都是豪邁的漢子,只想著用一身本領報效小官人知遇之恩。沙銅老漢卻有負疚,一個不值錢的老匠人,怎麼才還得起小官人的恩情啊,他一路長吁短嘆。
次日,古浩天於中華堂招集聞煥章及各處處長、各營營長,商討近期事務。
“這次上山的礦工都時極好的兵源,當前山上的基建事務已不那麼緊迫,其它方面要用的青壯也不多,我認為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這次上山的礦工只要合適的都招入護衛隊,浩天原先所思的刀盾兵也可藉此成營。”
聞煥章認為基建人員已達近千再無擴充套件必要,加強護衛力量是當務之急。
“稟小官人,昨晚湯隆在俺那纏了半宿,說是這次招了很多高明匠人上山,要早點成立兵器作坊,俺想也是,如今山上匠人、原料都不缺,要儘快把作坊建起來,那時護衛的兵甲才不會受制於人。”
湯隆看到沙銅等十餘位大匠上山後,頓時膽氣壯了起來,連夜請求杜遷向小官人提議。
聞煥章和杜遷的建議,都是為護衛隊著想的,護衛隊的各營長紛紛叫好,陶宗旺等處長明白輕重也沒意見。
會後,古浩天當場定下:挑選山上優秀工匠成立軍器作坊,任湯隆為管事,任沙銅為副管事,歸於後勤處管理。要求杜遷、陶宗旺協助湯隆與沙銅,近日于山上找一處作坊場所,儘快開工。
其次是再招八百護衛隊員,本次上山的礦工中招六百人加入步兵,步軍一營、二營各增一百人,另四百人為刀盾兵,設步軍三營,任馬勥為營長,調李逵過來協助。阮小二他們所招的二百人全部加入水兵,設水軍二營,阮小五為營長。至於焦挺、薛燦且須經新兵營訓練後才能使用。
古浩天原想用李逵為三營營長,後考慮其資歷太淺,便讓其先鍛鍊一段時間再說。由於卞祥平常都跟在古浩天身邊,馬勥在親衛營平時負責帶兵訓練,他去了步軍古浩天只好把古波招回來,古家莊只派了一位隊長過去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