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40章 準備問題 (3 / 4)

很快,玩家們居高臨下,從歸序者城塞中看到一支大軍渡過遼水,開始抵達遼東城下。

其實在梁太宗的大軍真正抵達遼東之前,這裡的戰爭就已經打響了。

李勣在大軍還未抵達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未雨綢繆,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

他表面上在營州柳城大造聲勢,讓高句麗以為他會在遼澤以南的懷遠鎮渡過遼水。

但實際上,李勣卻選擇從遼澤以北的通定鎮渡過遼河,攻擊玄菟城,打了高句麗一個措手不及。

在李勣和李道宗兩人的聲東擊西之下,高句麗原本在遼澤以東順著遼河建造的長城根本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就被繞過,變成了馬奇諾防線。

高句麗守軍閉門不出,根本不敢出來打。

於是李勣和李道宗以很快的速度拿下玄菟城,又拿下蓋牟城,獲得了兩萬多的人口和十多萬石的糧食。

而此時,高句麗的主力大軍還以為梁軍會從遼澤南邊的懷遠鎮渡河,所以主力都還集中在懷遠鎮以東的遼東城、白巖城和安市城。

而這三個城池,恰好也是梁太宗此時征討高句麗時所需要重點攻打的三座城池。

只是玩家們此時……有些不高興了。

“啥意思啊?”

“怎麼還不讓我們出去啊!”

“喂喂喂?遊戲出bug了!我們為什麼不能參戰啊!”

玩家們全都在歸序者城塞中急得跳腳,但沒辦法,歸序者城塞外圍就像是有一道屏障,將這些人全都攔住了。

只能眼睜睜地當觀眾和氣氛組,看著梁軍表演。

許多人看著梁太宗的行軍路線有些疑惑。

“咦,為什麼不走遼西走廊啊?”

此時玩家們基本上處於一種上帝視角,面前有一張巨大的戰場形勢圖,能夠清楚地看到雙方軍隊的動向。

在李勣和李道攻下玄菟城、蓋牟城並突破高句麗的長城防線後,梁太宗也率領主力大軍渡過了遼澤。

但渡過遼澤這件事情,本身就有些奇怪。

因為許多玩家對古代地理知識都是比較瞭解的,他們知道從中原到遼東其實有一條更好走的路,就是遼西走廊。

所謂的遼西走廊,就是山海關、錦州一線。

這裡地勢平坦、開闊,便於行軍,怎麼看都比梁太宗此時選擇的路線要更加好走。

楚歌解釋道:“很簡單,因為遼西走廊是因為地形變化、海岸線東移,在齊朝之後才出現的。”

玩家們這才恍然大悟。

梁太宗走薊州、營州、遼澤一線,並不是他為了故意繞遠、翻越崇山峻嶺,而僅僅是因為當時這是征討高句麗唯一可行的一條路線。

很快,梁軍渡過遼水、抵達遼東城下。而李道宗與李勣的先鋒軍也南下,遙相呼應。

高句麗援軍四萬人,沿著湯河向遼東城方向救援。

李道宗二話不說,帶著四千騎兵就衝了上去。

雙方一通激戰,焦灼之際,李勣率軍前來支援,硬是將四萬人堵在遼東城外。

如果這四萬人進入遼東城,城中又有大量的糧食物資,再想拿下這座城池就難上加難了。

很快,梁太宗來到遼東城,犒賞李勣、李道宗之後親自指揮攻城,很快攻陷遼東城,殺高句麗守軍一萬多人,俘虜五萬多人,米五十萬石。

這些糧食,直接就實現了“因糧於敵”的構想,讓梁軍根本不需要再依賴後方漫長的補給線。

這些米足夠梁軍吃上大半年,可以說是這次出征高句麗所需的全部糧食差不多都解決了。

能夠拿下遼東城,李道宗決定以四千對四萬、將高句麗援軍擋在遼東城外圍是關鍵。否則放任這四萬人進入城中,再想攻城就難上加難了。

緊接著,梁軍又開始進攻白巖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