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麼明顯嗎?已經人盡皆知了嗎?
李鴻運繼續說道:“二哥放心,此事還沒有暴露。不過,你和大哥分別在晉陽、河東結交豪傑,這件事情我都看到了。
“天下風雨飄搖,你我兄弟是要在這個亂世中成就一番大業的,做這些準備工作也很正常。
“但是,將我與大哥留在河東,這可不是一步好棋。”
聽到這話秦王先是一愣,隨後才反應過來,這位幼弟似乎見識過人。
在最初,梁高祖的策略是,將太子留在河東,將秦王帶在身邊、前往晉陽。
這個選擇也合情合理,畢竟太子年長,要穩固後方,而秦王年輕且勇略過人,帶在身邊作為左膀右臂。
之後讓太子留在長安監國、而讓秦王去外出征戰,基本上也符合這一思路。
他分別給太子和秦王許多珍寶,讓他們各自在河東、晉陽招募豪傑。
但二人招募豪傑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
秦王結交的劉文靜、裴寂等人成為了晉陽起兵的主要力量,而太子的結交卻付諸流水,什麼都沒落下,甚至還把自己的五弟給搞沒了。
因為太子接到密信,得知梁高祖和秦王已經在晉陽起兵之後,這才在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倉皇出逃,連親屬都拋棄了,什麼都沒帶走。
五弟被抓捕殺害,而他自己的所有家卷,也被一網打盡。
秦王十五歲就結婚了,而太子入長安後,二十六歲才娶了二八年華的鄭觀音。他作為梁國公嫡子為什麼之前沒結婚?
顯然之前結過,但都丟在河東了。
連親屬都沒來得及帶走,就更別說他結交的那些豪傑了,自然全都斷了聯絡,完全沒用上。
出現這樣的結果,一方面可以說太子的能力有限、判斷力不足,沒有及時察覺危險,也沒有做好準備,接到密信時逃走已經完全來不及了。
但另一方面,梁高祖的安排也存在一定問題。
所以,李鴻運正是用巧舌如黃這個天賦給太子分析局勢,告訴他繼續留在河東可能會遭遇的危險,這才說動他一起前往晉陽。
這一通分析之後,秦王也意識到,他的這位四弟的見識可比大哥要強多了。
“可是……你們擅自離開河東,豈不是讓晉陽的局勢更加危險了嗎?”
顯然,梁高祖只帶秦王來晉陽是有原因的。
太子和齊王等人都在河東,可能大家不會認為梁高祖在謀反;可他們突然拖家帶口地跑來了,這訊號就有點明顯了。
反而會讓形勢激化,甚至可能壞了大事。
對此,李鴻運自然也已經想過了。
“無妨。
“二哥,我這次來,就是要協助你和父親起兵的。
“我知道父親此時還沒有下定決心,你苦勸未果。但沒關係,我有辦法。”
秦王不由得眉頭一挑,很驚訝。
顯然,在他的印象中,從沒想過這個從小除了吃喝玩樂沒有一點正事的四弟能說出這樣的話。
按照齊王的人設來考慮,這事顯然很不靠譜。但他果斷勸大哥來晉陽這件事情表現出了與年齡不符的決斷力,而且這番話說得又十分認真、老成,所以秦王還是決定聽一聽。
畢竟秦王年輕,跟自己的四弟相對而言還有許多共同語言。
“方今天下大亂,父親必然也早有起兵之念。二哥之所以苦勸未果,實在是因為此時錯綜複雜,難以決斷。
“父親所慮者,不過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