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既然韓甫嶽將軍說了要支援他,此時至少也該表個態,說支援齊英宗復位吧?如果能公開向天下數落齊高宗的罪過,重重地踩上一腳,那此事對於政局的穩定,都是大有好處的。
可偏偏昭義軍對此毫無表態,讓秦會之額外費了很大的力氣,才總算是穩住朝局。
這讓秦會之有些不喜。
孟林微微搖頭:“秦相莫不是一時糊塗?此時韓將軍不能發聲啊!”
他壓低聲音:“若是此時發聲了,日後秦相榮登大寶,韓將軍又該說些什麼?”
秦會之愣了一下,隨即恍然,臉上也露出笑容:“對,對!是本相糊塗了!”
韓甫嶽將軍為什麼不發聲?
按照孟林的解釋,韓甫嶽將軍此時當然可以發聲,但沒必要。
如果韓甫嶽將軍發聲認可了齊英宗,那麼之後秦會之再篡齊英宗的時候,韓甫嶽將軍還怎麼幫你說話?
總不能首鼠兩端、讓天下恥笑吧?
所以,孟林的意思很清楚,韓甫嶽將軍現在不能說話。等你秦會之什麼時候要篡齊英宗的時候,韓甫嶽將軍再斥責齊英宗釀成靖平之變、是大大的昏君、還謀害了自己的親弟弟齊高宗……
總之,使勁往齊英宗身上潑髒水。
到那個時候,你秦會之篡位不就名正言順了嗎?
此時齊英宗復位,朝中雖然也有很多大臣心懷不滿,但畢竟齊英宗是有法統的,他們不好發作,只能忍。
但等秦會之篡位的時候,這些大臣中還有多少人會支援?這可就不好說了。
所以,韓甫嶽將軍的支援,對秦會之來說是一錘定音的大殺器。現在用,確實為之過早。
誤會解除。
秦會之喜上眉梢,喝了兩杯之後又問道:“那不知依韓將軍之見,我何時可以去做這件大事?”
孟林沉吟片刻:“不可太急,但更不可太緩!”
秦會之有些疑惑:“此言何解?”
孟林解釋道:“此時淵聖皇帝剛剛復位,朝局動盪,若是倉促之間將之廢掉,恐怕會引發激烈的反彈。
“所以此事不可太急。
“但是此事也萬萬拖不得。當今這位官家此時確實沒有什麼心腹之臣,很好拿捏。可他不會一直這樣下去。
“他畢竟是官家,要上朝,要接觸百官,秦相難道還能真的將他給軟禁起來?久而久之,這位官家遲早要逐漸收回權力。
“到時候秦相別說是登臨大寶,恐怕還要被清算,擔上弒君的罪名!
“所以,依末將之見,一年時間最佳!
“一年後,秦相可先以官家身體有恙為由囚於宮中,取消朝會,朝中大小事務皆由秦相一言而決。如此數月,等朝政穩定,再行廢立之事,乾坤可定!
“而昭義軍,則會起兵響應,歷數當今官家的十大罪,讓他背上喪師辱國、弒父殺弟的罪名。
“若是有齊朝的武人敢造反,秦相可以先以冤獄除之。若是冤獄除不掉,韓將軍自然可以出兵,為秦相討伐叛亂!”
秦會之聽著孟林描繪未來的美妙場景,眼睛都直了。
他想當皇帝嗎?
做夢都想!
而此時,這個機會真的擺在他的面前,又如何不心動?
不過在心動之餘,秦會之也逐漸冷靜下來,壓低聲音說道:“那麼,韓將軍所圖為何?”
很顯然,韓甫嶽將軍不可能平白無故地幫他。
之前韓甫嶽將軍是個忠君愛國的人設,雖然後來可能是因為齊高宗的忘恩負義而黑化了吧,開始走起了擁兵自重的割據路線,但他對秦會之,必然也是沒什麼好印象的。
秦會之很清楚,既然韓甫嶽將軍不可能喜歡自己,那麼幫自己,就一定是為了足夠大的利益。
孟林稍微頓了頓,然後說道:“韓將軍所要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