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1章 劃江而治 (5 / 7)

……

齊英宗復位,改元順康。

當天,齊英宗傳旨,按照秦會之的意思,在城中大肆搜捕支援齊高宗的舊臣,並在一個月之後,將其中大部分人以謀反罪問斬。

對於以秦會之為首的諸多黨羽,則是個個加官進爵。

而秦會之的權勢,也在短時間內膨脹到一個無可加封的地步。

順康元年三月,廢齊高宗,仍為康王,囚禁於皇城內。

順康元年四月十二,康王病重不治,時年三十八歲。

訊息傳出,有朝中大臣彈劾秦會之,冤死獄中。有武將兵變,但被齊朝的重兵討伐,旋踵即滅。

走投無路之下,一些武人北上,投靠昭義軍。

……

“孟將軍,請!”

宴會上,秦會之的精神狀態看起來非常不錯。

此時的他,大權在握,甚至已經在試探著做出“加九錫”這樣的篡位標準流程操作。

而這比真實歷史上的他,要整整提前了十多年。

在真實歷史上,直到他臨死前才敢於嘗試加九錫的操作,而且失敗了。但在這個歷史切片中,他的這一番操作,卻順利了許多。

宴會進行到中途,秦會之和以往一樣,屏退左右,開始跟孟林說一些不能傳出去的話。

“孟將軍!你和韓將軍給本相出的主意,確實是上佳之策!

“尤其是將淵聖皇帝送回來,更是一著妙棋啊!

“本相真是不知要如何感謝昭義軍。

“只是……韓將軍之前說,願意幫我登上大寶,可為何直到現在也沒有動靜啊?難道韓將軍所說的全力支援,就只是將當今的這位官家送回來不成?”

秦會之雖然高興,但言辭之中對昭義軍還是有一些微詞的。

他的權相之路之所以能比歷史上要提前了十多年,顯然是因為齊英宗的存在。

趙海平扮演的韓甫嶽將軍送回了齊英宗,等於是給了秦會之一個借題發揮的機會。

原本的秦會之不敢篡位,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權力合法性來自於金人的和議,更來自於齊高宗這位昏庸、軟弱的皇帝。

如果換一個有為的君主,完全可以厲兵秣馬、掌控朝政,然後撕毀和議。到時候留不留秦會之做宰執,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嗎?

金人的兇殘和齊高宗的昏庸,讓秦會之得以坐穩相位。

但問題在於,一旦他真的威脅到齊高宗的皇位,齊高宗必然也會跟他拼個魚死網破。而秦會之就算再怎麼大權在握,他也終究是個沒什麼能力的廢物,根本鎮不住場子。

要篡位,法統是最重要的。

齊高宗此時就是無可爭議的天下共主,齊朝法統的最高繼承人。秦會之何德何能,敢取而代之?

但齊英宗一來,情況就全然不同了。

秦會之在扶立齊英宗的過程中,不僅毒殺了齊高宗,還進一步將朝中大權掌控到自己手中。最重要的是,光桿司令的齊英宗比齊高宗要好控制得多了。

因為齊英宗也怕自己的皇位被齊高宗反奪了過去,所以對於秦會之毒殺齊高宗、清洗朝中眾臣的行為,他不只是默許,還是全力支援。

原本一個秦會之,沒有這麼大的破壞力。

但再加上一個法統比齊高宗更高的齊英宗……

這破壞力簡直是無敵了。

而且,齊英宗在位,也直接剝奪了各方勢力以清君側或者勤王之名發動政變的機會。

齊英宗的法統比齊高宗更高,這件事情又是齊英宗和權傾朝野的秦會之一起做的,你就算想營救齊高宗,又找什麼理由呢?

只是讓秦會之有些不高興的是,為何昭義軍始終沒有動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