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高宗感動地說:“我託付得人,沒有遺憾了!”
當然,如果短短一天之後他沒有登上海船跑路,那就更感人了。
但畢竟金人的大軍隨時都可能殺過來,對於已經完成儀式、成為太上皇的齊高宗來說,倒是也不必在乎那些繁文縟節了,還是抓緊時間跑路吧。
對於這艘海船,齊高宗十分滿意。
海船高大威猛,各種物資齊備,足以在海上漂泊數月之久。
尤其是海船上還加裝了此時海鰍船中極為常見的火炮、突火槍等器械,這為大船提供了強大的武力。
金人的水師不行,想要從海上打過來抓住他,絕無可能。
這樣的一艘大船,恐怕就是此時整個齊朝上下,最為安全的地方了。
船上自然也都是安排了齊高宗自己的親兵,當然,李浩作為宰執也要一同上船,自然也帶上了少數的自己人。
但不管怎麼說,絕對是不允許不可靠的人混上船的。
就這樣,一切準備妥當,在權傾朝野的宰執李浩陪同下,齊高宗上了海船,開開心心地踏上了他的又一次逃亡之旅。
若是京師守住了,他就可以回來頤養天年。
若是京師守不住,他也可以乘船再往更南邊跑,看情況還可以自立朝廷。
總之,怎麼看都是萬全之策。
只是齊高宗並不知道,這位宰執李浩在上船之前,親自見到新繼位的孝宗皇帝,並遞過去一個錦囊。
“請官家收到金人進攻牛渚磯的軍情之後,再將之開啟。
“不可早,也不可晚。切記切記。”
孝宗皇帝接過錦囊,一臉懵逼。
對於這位權傾朝野的宰執李浩,他是歷來沒什麼好印象的。
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禍國奸佞!
作為以孝著稱的皇帝,他當然不能對齊高宗有什麼怨言。所以,向來仰慕韓甫嶽將軍的他,就只能將這個鍋,全都扣到李浩的頭上了。
在真實的歷史上也確實如此,孝宗皇帝即位後不過一個月,就為韓甫嶽將軍平反昭雪。
所以在這個試煉幻境中,孝宗皇帝對李浩的態度,不言自明。
只是孝宗皇帝不解,這位大奸臣為何要在臨行之前給自己一個錦囊?
想控制我?
這怎麼可能呢?單憑一個錦囊又不可能做到。
於是,他只好在疑惑中,目送太上皇和李浩登船。
……
大船劈波斬浪,很快來到海上。
望著茫茫的大海,已經是太上皇的齊高宗,反而生出了一些親切之感。
畢竟這也不是他第一次往海上跑了。
大船吃水很深,所以暈船的情況並不明顯。而且,船上備有各種物資,加上時不時地還可以捕撈些海魚讓御廚烹製,相比於深宮之中,倒是也別有一番滋味。
只可惜隔絕重洋,此時金人與齊朝的戰事到底如何了,尚不清楚。
雖說也安排了船隻往來傳遞訊息,但大海上波濤茫茫,一來一回費時良久,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就這樣,齊高宗在海上漂了三天。
直到這一天,一名小太監匆匆忙忙地來稟報。
“太上皇!不好了,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