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態度還不明顯嗎?
那麼此時,韓甫嶽將軍出面真的將他們父子迎回來了,齊高宗心中會怎麼想?會不會欲除之而後快?
齊英宗目前確實還毫無還手之力,但這不代表他是個會坐以待斃的人。
當年齊惠宗禪位之後,還老是發聖旨遙控指揮。而齊英宗的應對是,齊惠宗每發一道聖旨,他就發一道頂回去。後面更是直接將齊惠宗接回宮中軟禁起來。
可見齊英宗這個人,並非沒有權力慾,絕不是個溫良恭順的好人。
一旦知道齊高宗很有可能對自己不利,那麼齊英宗的心思就會活絡起來。
當然,此時就算齊英宗有這個心思,想動齊高宗,也是不可能的。
畢竟齊高宗此時還是大權在握的狀態,而齊英宗空有一個“二聖”的名頭,手中卻沒有任何實權,也沒有任何可用之人。
但對於趙海平來說,只要在齊英宗心裡埋下這顆種子,那就足夠了。
這顆定時炸彈送回去,不著急引爆。可一旦引爆時,就足以產生讓齊朝朝廷從內部崩潰的強大力量!
……
接下來的三年,天下太平。
齊、金、昭義軍三方和議已成,沒再有新的戰事。
不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還是能看出其中的潛流暗湧。
齊朝百姓,多有北逃進入昭義軍境內的,地方官員屢禁不止。
這是因為齊朝的賦稅沉重,而昭義軍所在的北方休養生息之後生產快速恢復,而且為了招撫流民分田減稅,深得民心。
齊朝知道,但卻無可奈何。
而齊惠宗、齊英宗和韋太后的車駕,也早就抵達了齊朝京師。
據說當時的場面極其令人動容,齊高宗出城迎接車駕,緊接著更是在齊惠宗的車駕前跪地痛哭,父子三人相擁而泣。
緊接著,齊高宗就表示要還政於兄長齊英宗,而齊英宗則是再三推辭,齊高宗這才作罷。
而後,齊惠宗作為太上皇開始頤養天年,而齊英宗則是真的被封為太一宮主,在宮中每日吟詩作畫,快樂逍遙。
但……很快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齊惠宗,駕崩了。
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中,齊惠宗早在五年前就該駕崩了。只是在這個歷史切片中,他似乎命挺硬,多活了幾年。
但不管怎麼說,強撐著回到齊朝已經是靠著他落葉歸根的信念,駕崩是正常的事情。
可在鄉野之人的討論中,這事就莫名地多了幾分陰謀論的色彩。
因為齊惠宗駕崩時,不到六十歲。
這個年紀,說是疾病纏身、壽終正寢,自然是有人信的;但要說是被人下毒暗害……似乎也沒什麼毛病。
畢竟當年齊惠宗與齊英宗內鬥得最激烈的時候,齊惠宗想要給齊英宗敬酒挽回關係,齊英宗都不喝,怕齊惠宗在酒裡下毒。搞得齊惠宗還很是傷感。
若是站在陰謀論的角度,齊惠宗是太上皇,是齊高宗的親爹,肯定影響齊高宗的權力。而齊高宗對此很不滿,所以偷偷搞點慢性毒藥毒死了齊惠宗,似乎也不是什麼太過奇怪的事情。
這雖然是捕風捉影、無稽之談,但鄉野之人聯想到當年齊高宗嘴上喊著“迎還二聖”可實際上卻寧可讓韓甫嶽將軍退兵都不繼續打下去的實際表現……
只能說,這事也不是全無可能。
至少齊高宗是有這個動機的。
至於那位深宮中被監視起來的齊英宗會怎麼想……那就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了。
總之,齊、金、昭義軍三方,就這樣又過了兩年多平安無事的歲月。
直到這一天,因為金人和議條款中“不可以無罪去首相”而變得權傾朝野的秦會之,收到了一封來自於韓甫嶽將軍的密信。
上面寫著:昭義軍願意幫他,登上大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