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光是持槍搶殺人劫案,就已經足夠轟動了,結果還出現了神轉折,年僅十一歲的小學生,成功奪槍反殺了兇犯。
這樣足以轟動整個島國的新聞,自然會被那些新聞媒體們好好利用,因此就在事件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就將事件大肆報道了出來。
沒有人會在意女孩的感受,也沒有人會去探究女孩的內在想法,更沒有人會去在意女孩未來的生活。
對於詩乃而言,那些平穩的日子從此不復存在了,郵局裡所發生的這場大事件,很快就被人們添油加醋爭相轉告,如同燎原之火般一夜就傳遍了島國。
從此,詩乃被冠上「殺人犯」的名頭,即便是小學已經畢業,進入了國中之後,也還是如此。
周圍人的眼光,對詩乃來說其實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母親對她的生疏與恐懼,卻成了她心頭的一根刺。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還在詩乃心中,留下了無法癒合的陰影。
因為從那之後,只要看見槍械類的東西,那些鮮明的回憶就會浮現在她腦海中,讓她整個人都陷入劇烈的休克症狀當中。
不論是看見小孩子手上的玩具手槍,還是在電視畫面上看見槍支,甚至是比劃一個開槍的手勢,都會很容易導致她呼吸急促、全身僵硬、失去定向感、嘔吐,嚴重時甚至會喪失意識等症狀。
這是典型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詩乃在此後的三年中,接受過無數的心理諮詢,也乖乖按照醫師的指示服藥,但是統統都沒用。
每當看到那些臉上似乎都帶著相同笑容的醫師們,在乾淨的診療室裡不斷說著“我瞭解,那一定很痛苦吧。真難為你了”這種話,
而對此,詩乃總會忍不住在心裡重複嚅囁著:
——那你們有用槍殺過人的經歷嗎?
當然,這樣的話,她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說出來。
而且她也確定,只要繼續在這個小城市裡生活,那麼她的心理創傷將一輩子都無法痊癒。
也因此,在詩乃十四歲的時候,她決定前往東京上念高中。
雖然不確定是否能治好心靈創傷,但是她相信那至少會是一個,沒有傳聞與好奇視線聚焦在她身上的地方。
於是,她便隻身來到了東京,來到這個她還是嬰兒時,曾與父母親一起生活過的城市。
她以為在這陌生的環境裡,自己能夠迎來嶄新的人生,過上普通高中生的生活,但現實卻狠狠地給了她一巴掌,讓她徹底認識到自己的天真與幼稚。
惡意總會不請自來,在看到她總是獨自一人後,班上以遠藤為首的那些不良少女們,立刻就覺得她好欺負,並且把主意打到了她的頭上。
從小就開始自力更生,甚至庇護母親不受侵害的詩乃,自然不會因此就範,選擇了凌厲的反擊。
但是,對方的報復來得很快。
只要有心調查她的底細,當年那件事總能找到蛛絲馬跡。
遠藤正是如此,她將三年前發生在詩乃身上的殺人事件查了出來,並且透露給全校知道,以至於周圍環境又迴歸了國中時代。
原本詩乃心裡覺得,這樣也沒關係,一個人也能照常生活。
但是讓她始料不及的是,不同於在鄉下小鎮裡,周圍人還對她心存畏懼之心,所以只是選擇疏離中傷她。
在這裡,以遠藤為首的那些不良少女們,在挖出了她不堪回顧的過往後,自然也獲悉了她患有心靈創傷。
然後,她們就刻意針對她的弱點,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槍械,來故意看她出醜。
不僅如此,她們還屢屢以借錢為由,敲詐勒索她的生活費。
到了現在,她們甚至霸佔了她租住的房屋,帶著那些社會上的不良男子們,在她房間裡面聚會。
一想到自己的房間裡,竟然有不認識的男人在,詩乃就因為恐懼而不敢進去。
但是接下來,她的心裡便湧起了一股怒火,事態發展到這種局面,詩乃終於意識到,自己必須要進行反抗了,她已經看透遠藤這些人的本質了,她們根本不會適可而止,只會得寸進尺。
於是,她掏出了手機,準備直接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