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這麼多田地,你一個人也種不完,我尋思著等這一茬糧食下來,把我陪嫁的那五畝水田租出去,荒地也是,咱家就種你哥給的三畝水田和靠近房子這邊的兩畝坡地,你覺得怎麼樣?”雖然劉芳已經打定主意了,但還是要商量商量的。
“媳婦兒,我力氣大,咱家的地,我都能種下來。”陶大貴不怕累,也不覺得苦,地租出去了,糧食就收的少。
“傻瓜,我這是心疼你,你累壞了,算誰的?把地租出去了,你也好鬆快鬆快。”主要還是田裡的活少了,家裡的活你就可以幹了。
陶大貴嘿嘿地笑,很吃劉芳這一套,媳婦心疼他呢。“媳婦兒,都聽你的。”
劉芳拍板,“行吧,那到時候你找幾家不耍賴的人家,把地租出去哈。”
“嗯,媳婦兒~”夜色漫漫,陶大貴想,但是又不敢……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劉芳慣用的,瞧他這傻樣,呵,稍顯主動的暗示了一下,於是陶大貴得償所願,兩人猶入雲端,飄飄然忘乎所以。
兩人生活是有滋有味,轉眼就是臘月二十八了,劉芳正在給陶大貴趕制新衣。過年,要穿新衣,走新路。
她有幾身新衣服,不用做,倒是翻了翻陶大貴的衣服,發現能看得過去的衣裳就成婚時穿的那套布衣,其餘的都是麻布衣裳,好多都磨損過度。
劉芳又不差錢,再說了陶大貴把他的小金庫都交給她了,足有三兩銀子零二十個大錢,都是陶大貴賣獵物賺來的。
江安鎮的獵物不好賣,這邊山地多,植被茂盛,野物又多,根本賣不起價,同樣的一隻三四斤重的兔子,景縣能賣到一百文錢,江安鎮卻只能賣到五六十文。由此可見,陶大貴攢這點銀錢有多不容易,更別提大頭還得交給他哥了。
都是她的男人了,衣食住行那就不能含糊了。劉芳緊趕慢趕,總算在大年三十,給人制了一身靛青色的棉衣棉褲,外加兩雙綁腿的棉鞋,還別說,手藝不錯,有一點型男的感覺。
年三十的中午飯是在自家吃,晚飯要去大哥家吃,都是兩家人了,劉芳也不想佔人便宜,把中午剩下的半隻雞拿過去了,又拿了兩斤排骨,兩斤肥豬肉,一根豬蹄,都是今早上買的,中午嫌麻煩,沒做,也是正好了。
陶大富有四個孩子,雖然有三個是女兒,但是也不能厚此薄彼,連同陶磊,劉芳一人給了十文錢,可不算少了,鄉下人家,給個兩文都算大方。
晚飯異常豐盛,金三娘是個能幹的媳婦。劉芳也就跟著打了打下手,她只做了兩個菜,一個是燜豬蹄,另一個是土豆燒排骨。
劉芳不知情,她以為是人家勤快,所以不讓她多做,其實金三娘母女四人的確很勤快,但主要還是心疼自家的調料,劉芳做菜用料比較足,味道不錯,但她一個菜用的調料,人家可以做幾個菜了。
陶家人少,就他們四個大人,四個小孩,過年又沒有其他客人來,都坐在一張桌子上,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飯。
臨海府的冬天,時間不長,過完年沒多久,天就熱乎起來了。是該起土豆的時候了,地裡田裡種了不老少。
其實再長一個月,要好的多,現在好多都是小土豆,但是沒辦法,要犁田種早稻了,土豆不值錢,小點就小點,可種稻子是流水村的大事,耽擱不得。
劉芳主內,陶大貴主外。大概七點的樣子,劉芳就起床了,這是嫁人後就養成的作息,然而陶大貴這時候早就去田裡了。
起床洗漱了一番,就開始準備早飯。雖然是古代,但是還是有牙刷的,就是刷毛沒有現代的那麼舒服,劉芳用的是牙粉,桂花香味的,清潔的還算到位。
早飯嘛,都由著劉芳的意思來,劉芳下了半碗米,加了一把花生,煮了一大鍋稀飯。
又用昨天晚上發的面,蒸了一籠屜包子,豬肉韭菜餡的,足有二十五個,拿了幹淨的木筷,夾了些泡白菜,加了點幹辣椒,用油炒了炒,味道不錯。
江安鎮這邊,很少有人吃白麵,這邊不産小麥,白麵比較貴,一斤細白麵要十二文,所以條件好一點的農家都是吃的大米、玉米麵製成的食物,像米糕、米粑、玉米饃饃之類的。
劉芳喜歡吃帶餡的食物,陶大貴自然要跟她吃一樣的,不管喜不喜歡,反正早飯都是稀飯加包子、饅頭、蒸餃之類的。
劉芳把飯菜乘好,端到堂屋,蓋上蓋子就去田裡喊陶大貴回家吃飯。應劉芳的要求,都是請的短工,現在天不熱,也沒到特別忙的時候,短工還算便宜,一天一個人二十文,不包飯。
想來的人不少,他們家請的都是村裡人,幹活也實誠,八畝水田的土豆,連上陶大貴一共六個人,昨天幹了一天,今天就要收尾了。
“大貴,吃慢點,差不了這麼一時半會兒。”劉芳一個包子才啃了半個,陶大貴已經下肚五個包子三碗稀飯了。
陶大貴有點不好意思,吃相有點兇殘,媳婦吃飯的樣子就很好看。
“媳婦兒,你別管我,你慢慢吃,不急的。咱家的土豆今天下午就能收完,晚上我去放一晚上水,明兒個就能耕田了。”劉芳只得點點頭,不管什麼話題,對方總能聊到農活上。
劉芳早就習慣了,她不只跟陶大貴缺少共同語言,自打穿過來,她就沒暢所欲言過,沉默已是常態,還好她能自得其樂。
陶大貴一心惦記著田裡的短工和活計,一吃完飯就往田裡走,劉芳還得再吃一會兒,她又不趕時間,慢慢來。
慢條斯理的吃完早飯,看看天,太陽都出來了,劉芳把東屋的五隻小雞仔給端到院子裡,撒了點碎米,換了點靈液水,就不管它們了。
金三娘給她逮了四隻母雞仔,一隻公雞仔,五隻雞不多,還能接受,等長大了一隻母雞一天下一個蛋,那怎麼也得有四個雞蛋,剛好夠他們兩人吃了。
劉芳現在吃的雞蛋都是從孃家買來的,花上三十文,一次性買個三十個雞蛋,夠吃十天半個月了,雖然她娘不想收錢,但是礙於禮數,劉芳還是給了錢,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嘛,她幾個孃家嫂子都是這個意思,又沒有多少錢,也不值當引起矛盾。
流水村適合養鴨子,這地界水多,劉芳嫌鴨子比雞臭,就沒養,想吃鴨子或鴨蛋的時候,就去陶大富家買,大嫂金三娘養了不少。
尋思著沒啥事兒,劉芳就拿著小鋤頭往房子右邊的菜地去了,天暖了,可以種些蔬菜了。地是陶大貴整好了的,劉芳也不是義務種菜,就是種著玩,當一個野趣,菜地還是要陶大貴來打理。
午飯,劉芳煮了土豆幹飯,弄了一個土豆片炒臘肉,燒了一個菠菜湯,很簡單的飯菜,不難,可就是有點煩,只要農活多起來,家裡的飯菜都要她煮,碗筷也要她洗,一日三次,枯燥的很。
劉芳很想把金三孃的二女兒陶夏借來用用,以前想的到還好,但現在怎麼看這事怎麼麻煩。
本來陶春比較合適,畢竟十二歲了,算是個小大人了,家裡家外的活計做的比她都好,劉芳想金三娘應該不會同意,陶春可是能下地的人,一個勞力了。
陶夏今年九歲,做事麻利的不行,除了地裡的事,家務活那是能做的飛起來,不過看她大嫂昨天又逮了三頭小豬,估計陶夏也不太好借,此時還得從長計議。
其實家裡也沒多少事,就是一天三頓飯而已,要她做飯也不是不行,但她不喜歡洗碗、燒鍋,因為劉芳的夥食吃的比較好,很多時候碗筷都有點油,這裡又沒有洗潔精,通常情況下,劉芳都要用熱水清上好幾次。
土灶生火也很麻煩,尤其是要一邊做飯,一邊燒火,那能把人忙出一身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