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晴雯的作者問答:
問:請問,是不是這第三卷該結束了,該開啟第四捲了?
答:從大綱的角度來看,第三卷還沒有結束,怎麼也該寫到響鈴公主的大婚才對。但是,從自然分卷的角度,似乎,應該開啟第四捲了。
問:作者為什麼會想起了寫晴雯的?
答:因為她心比天高、身為下賤,是少見的、擁有跌拓人生的女孩。試想,一個女孩子家,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似乎過著比較四平八穩的生活,真正有起伏、有衝突、有成長的女孩子的故事並不多。這裡,寫的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子的故事。
問:現代生活中誰會愛看晴雯?
答:不知道。作者隨心所欲,因為自己愛晴雯,所以就會寫晴雯。
問:為什麼金庸筆下的韋小寶和曹雪芹筆下的晴雯、寶玉、薛蟠、茗煙跑到了一塊堆兒?
答:韋小寶狡猾、機警、有商務頭腦、會應對外界變化、不怎麼吃虧…...加之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的時候,就得克服他自己身上的自戀傲嬌、自私自利、愛抱怨、愛栽清自己等毛病,因此,這裡面就會有很多好玩的戲份兒。所以,因為小寶有特點、有弱點,會在這個故事裡和大家一起發生很多的事情。
問:這個裡,寶玉給予了晴雯很多修養方面的指點和教化,作為主人,他也給予了晴雯很多自由、理解和信任,那麼,寶玉到底愛晴雯多呢,還是愛黛玉多呢?
答:晴雯是個小丫鬟,黛玉是個大小姐,兩人的身份不同,追求的理想也不同,那麼,兩人就很難形成嫉妒的關係。再說,這部裡,晴雯多在外面的世界裡,而非在大觀園裡打打殺殺,根本不附庸風雅,也沒有很多機會在大觀園裡和襲人、黛玉等不同層面的女孩子發生聯絡和關係。至於,寶玉是愛黛玉多呢,還是愛晴雯多呢,本作者不予回答。但是,作者可以提示一下大家:寶玉到底在日常生活中和誰相處的時間最多呢?也許,大家回答了這個問題,也就自己心裡有了判斷。
問:響鈴公主是個什麼角色?
答:響鈴公主是朝廷求取和胡人和平共處的一個政治砝碼,響鈴公主本身更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小姑娘,但是,她的公主身份大於了她作為青春美少女、懷春羞姑娘、團練組織大BOSS、皇上的親妹妹等一系列的人生角色,因此,她不得不先承擔起公主對朝廷、對江山的責任,之後,她才能還原自己為一個小玩鬧、一個好基友、一個幫派的集結者、一個不滿於公主身份、要有一番作為的女漢子……
問:作者每天寫上四千多字、相當於兩個章節的《晴雯的如夢令》,有沒有文思枯竭的感覺?
答:目前還沒有。因為這是本心寫作,作者甚至在他們對話、他們在成長中遇到煩惱、他們遇到打打殺殺的時候,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覺著這幫小娃子們在自己面前栩栩如生、個性張揚、活力四射,且各有各的特點和處事方式,這樣的時候,就沒有枯竭的感覺,反而,覺著在寫活他們。
問:如果可以,你還會為黛玉寫故事,為史湘雲寫故事嗎?
答:也許會,要看機緣,要看心裡的激情程度。
問:為什麼年長的認為年輕就擁有著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就該心滿意足?而年輕人自己有時候卻覺著生無可戀,或者是百無聊賴?
答:每個年代的人都有自己切身遇到的苦難和自身需要克服和被同化的環境,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有著自己的奮鬥、自己的情感,都無可厚非,不是上一代人就能夠評價和判斷得了的。所以,年輕人應該踏實去走自己的路,去尋找自己未來的方向,不要被不必要的言論所幹擾。至於生無可戀、百無聊賴,那是每個人在經歷歡樂、幸福、如意的同時必然也攜帶上的痛苦、追悔、無聊、抑鬱等情緒、情結和習慣,千萬不要以偏概全,只有審視、接納並喜歡上這個自我,才能勇敢地走下去,並且像個年輕的有生命力的樣子。
問:有很多文都在寫宮鬥戲,這個故事裡,有沒有宮鬥戲?
答:人生本身就是一齣戲。一臺唱罷又有一臺登場,往往復復,吵吵鬧鬧,樂此不疲。宮鬥戲,就是人類衝突中的一種,或者是衝突鏡子裡反應出的一面。本里,幹嘛不能有,幹嘛沒有?凡是對於晴雯來說,好玩的、成長的、可以回味的事情,都可以發生。這要看主人公自己走下去的一脈,並不能由作者來單方面地決定。
問:人生中,追求快樂到底對不對?為什麼看上去晴雯雖然身世不佳,卻總還是快樂的?
答:快樂是人心裡的感受,晴雯雖然身世不佳,可是她的身旁有很多要好的、義氣的夥伴,她自己也比較簡單,這樣就容易快樂起來。快樂是人心裡的感受,但同時,快樂是可以傳染的,晴雯本身的這種快樂不僅感染了寶玉、小寶這些身邊的夥伴,也會感染到作者。論及時下,女孩子為成長、為婚姻會很煩惱,有時候,還會考慮經濟因素、地域因素、階層因素等等,就容易被很繁瑣的細節要點所捆綁,不達到這些既定的、心裡設定的要求標準,就不能夠修得正果。晴雯不一樣,晴雯也受限於很多條件,但晴雯似乎只在乎那麼幾個要點,如果具備了,就可以作朋友、過日子、一起打天下……晴雯這樣就會容易變得快樂。我們不見得總是像晴雯這樣的傻快樂,但是,我們可以汲取其中的那麼一點、兩點的,在適當的片刻時光裡,追求簡單的快樂,得到簡單的快樂。這樣下來,整體,一個人就是幸福的。
問:要是晴雯在現實生活中,你會讓晴雯嫁給誰?不會是響鈴公主吧?
答:嘿嘿,那也說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