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開啟希望的關鍵詞禁言功能,剛才我們意識到要對神祇的敬畏,卻依舊被影響。”
首席補充:“換取一些關於神祇的基礎知識吧,比如如何獲得神祇的諒解,再比如獲得神祇的幫助?”
這時,一個人舉起手:“我有一點不知道該不該說。”
首席看過去,這位是他們中最年輕的一位,只進行過一次意識上傳,總能提出有用的建議,於是首席點頭:“說吧。”
年輕人認真說道:“解決文明之劫的方法是四個,第四個就是神祇的庇護,或者可以理解為獲得更高階文明的庇護。”
他的話,可謂是語出驚人,首席提問:“原因呢?”
年輕人看向首席:“這正是我不知道該不該說的內容,我信仰了指引之光。”
會議室變得落針可聞。
片刻後,首席才出聲:“立馬通知,換取有關神祇的知識。”
接著他看向三十六席,也就是杜月:“千年前信仰就是自由的,雖然千年後已經沒有人信神,但那是因為當初沒有證據表明神祇是存在的。”
“而如今神祇真實不虛,你成為信徒無可厚非,不過我想在你不違背信仰的情況下,告訴我們一些只有信徒知道的資訊。”
杜月點頭:“我也沒有獲取資訊,但我也許應該試試祈禱……既然二號學者團已經啟用,那我就休假一段時間,諸位再見。”
曾經末日位面,一開始決策層成員信仰了蘇寒,就要退出決策層,可意外來得太快,當時幾乎所有人都信仰了蘇寒,所以就不用這樣。
希望文明,這些人活的更久,他們的人性在意識上傳中缺失了一部分,是一種靈魂損傷,可以對同伴產生信任,但是對神祇產生信仰,就有些難。
杜月信仰指引之光後,自覺的上報,也自覺的暫時不參與決策,即便杜月本人信任神祇,但考慮到同伴們對神祇一無所知,就必須主動。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杜月對自己信仰的神祇也很感興趣,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還有修煉,他肯定不能用文明的資產去換取知識。
那麼,還有其他渠道獲取知識嗎?
這個文明沒有蘇寒過多的干涉,也不知道信徒應該做什麼,蘇寒也對信徒沒要求,總之內心信仰他即可,不需要表示。
杜月很自覺的查詢資料:“千年前,信徒還會定期向神祇祈禱,這算是告訴神祇自己的信仰?”
“我可以試試……”
被改造的星球內有正常的日月運轉,杜月從中午等到晚上,終於開始了第一次祈禱,他查閱的資訊顯示,祈禱一般在早晚。
作為一個普通的淺信徒,杜月自然沒有從這一次祈禱中獲得什麼,但是他沒有任何的氣餒,如果祈禱一次就有變化,他反倒是會奇怪。
畢竟祈禱是向神祇展示自身的虔誠,不持之以恆,恐怕沒有任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