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人類的智者冷靜沉著,把握著文明的發展,有他們的存在,文明才能夠更加長久。
但蘇寒來到了這個宇宙,於是意外出現了,文明之劫竟然轉換了方式。
之前只是極度深寒,現在竟然直接影響人類的思維, 讓他們得罪蘇寒這位神祇。
用仙俠的思維,就是天劫地劫變成了人劫。
一般的神祇感知到凡人對自身的誹謗或者惡意揣測,不會多想背後的原因,直接毀滅,哪怕知道是被影響,但說了終歸是說了。
蘇寒有身為神的自覺,但神不應該只有高傲與威嚴,還需要仁慈。
不過他已經做了自己的那部分, 就不必繼續插手, 他是指引之光,不是保姆之光。
接下來,人類該如何應對?
在知道了文明之劫的情況下,劫的方式發生改變,如果不及時發現,那麼真正激怒一位神祇,這個文明會真的覆滅的。
微微搖頭,蘇寒不再多想,轉而研究“劫”的本身,之前的劫,蘇寒還不好去探索理解,如今劫主動發生轉變,這就給了蘇寒探尋的機會。
鑑定術可以對沒有實體的概念使用,哪怕是記憶中的片段也可以,不過對著劫難使用,肯定沒有結果, 但這樣就夠了。
透過鑑定術, 蘇寒至少知道“劫”這個概念是真實存在, 存在,就可以被觀測,被理解。
然而這種層次的概念並不好理解,蘇寒站在太空,周圍是一片星海,這全都是他掌握的知識,但它們全部加起來,也不能讓蘇寒理解“劫難”。
反倒是在其他方面所有發現,劫難並不是直接影響人類的思維,而是誘導最壞的情況發生。
人類的意識上傳有一定的副作用,至今沒有解決,那就是思想趨於“程式邏輯化”的理性,它會讓人類在思考時候如同機器,忘掉感情。
平時學者們不敢想,也主動約束自己不亂想,劫難讓他們集體出現意識上傳的負面影響,幸好“希望”這個人類文明的結晶非常靠譜。
它俺現在早已經設定好的程式開始運作:“滴,已釋放思維鎮定劑,緩釋中……”
“已喚醒二號學術團, 待命中。”
在藥劑的干涉下, 討論正激烈的三十六席全部閉嘴,他們很清楚“希望”運作這套程式的原因,那就是他們“犯病”了。
但這麼多年來,集體犯病的情況還是第一次見到,首席眸光閃動,吩咐到:“希望,探查外界溫度。”
一個數字在光幕上顯示,首席眼中閃過果然如此:“昨天24度,今天還是24度,文明之劫……也就是死神,已經追殺我們多次未果,這一次它換了新方式。”
次席一臉後怕:“這就是文明之劫嗎,我們剛剛被一位神祇注視,它就讓我們犯錯。”
其他人也一句一句的補充:“劫難的目的,比起督促文明前進,更多的像是在覆滅文明,它這次認為得罪指引之光,能讓我們覆滅,神祇……算了,避免意外,不討論神祇。”
“嗯,記得告訴二號學者團,避免談到神祇,保持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