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熟知兵事否?”李瑁笑著問道。
楊慎矜躬身回答:“兵書倒是讀過幾本。臣不敢說熟知,但衝鋒陷陣,殺上數十個反賊也沒多大問題。”
李瑁看他那一身壯碩的肌肉,也覺得他沒有虛言。
但如果是這樣,那就不適合讓他當兵部尚書了。
畢竟這個職位需要戰略思維,並且要在將領中有足夠的威望。
“算了,你還是去當禮部尚書吧!等內閣有了空額,你就補進來。”李瑁一言就決定了內閣人選。
“臣謝陛下恩典!”楊慎矜伏地叩拜。
蕭嵩聞言頓時喜出望外,要是楊慎矜能進入內閣,那就意味著他在閣中將有一個強力幫手。
至於制度上是否合適,那就不是他考慮的事情了,反正都由皇帝做主就行了。
李瑁微笑道:“平身吧!以後不要動不動就磕頭,朕每次叫你們起來,都覺得很麻煩。”
“臣遵旨!”
蕭嵩和楊慎矜同時躬身回答。
李瑁滿意地點了點頭,對呂布說道,“接下來,你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帶領大軍把藍關,蕭關,散關拿下來。”
“最先去打散關,然後就打蕭關,最後打藍關。”
“朕給你一個月時間,你必須要把這四個關卡都給朕拿下來。”
從扯旗造反開始,都已經過去了接近半個月時間。
在馳道便捷的唐朝,各地的節度使應該都收到了訊息。
要是他們選擇支援李隆基,即刻點齊兵馬前來勤王,那就只有一個多月的準備時間了。
如果他們選擇觀望,那就更好了。
等明年開春,李瑁至少能整備出十萬大軍,單獨一個節度使就再也形不成威脅。
呂布也知道時間緊迫,立刻拱手回答,“末將遵命!”
“蕭相,你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大軍的糧草供應。朕不希望有一個士兵會因為餓肚子,或者天寒地凍受傷。”李瑁又轉頭對蕭嵩說道。
蕭嵩昂聲回答:“臣就算家裡都沒有糧食吃,也不會短缺前線一顆糧食。”
楊慎矜見其他兩人都有事情安排而自己卻沒有,急忙問道,“陛下,微臣上任後主要做什麼事?”
“愛卿不必心急!”李瑁微笑著說,“你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多了,先要準備先皇的葬禮,然後是朕的登基大典。在明年三月,朕還準備舉行一屆恩科。”
這三件事情,楊慎矜並不認為有絲毫難度,“陛下放心,臣保證把事情辦好。”
李瑁看他大大咧咧的樣子,很明顯還不知道科舉制度改革的事情,就朝蕭嵩說道:“蕭相,你待會下去之後,就把朕新制度的考試製度都給楊愛卿說清楚。”
楊慎矜聽到制度改革,頓時就知道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他向著蕭嵩深深地鞠了一躬,“那就麻煩蕭相了!”
……
洛陽倉庫,週迴十里,共三百窖,每窖藏米約八千餘石。
此刻,李隆基正手抓著一把精米。
他已經不是那副逃出長安,灰頭土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