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唐朝公務員> 二百九十五章 一片冰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百九十五章 一片冰涼 (2 / 2)

念頭一起,這廝拔腳就像唐成追去,除他之外尚有兩個眼尖的大頭兵也一臉蒼白的急趕過來。

可惜的是門口的地方就這麼大,原本守在鼓下的兩個軍士也被鄭三等人吸引走了,此時再趕如何來得及?不等他們走到,佔了先手兒的唐成已掄起兩個鼓槌使盡全身氣力向鼓面兒上砸了下去。

這的確是面好鼓,鼓面繃得不緊不松,敲上去聲音又響傳的又遠,“咚”的聽到第一聲鼓響時,校尉就覺心裡猛然一空,那兩個大頭兵腿都軟了。

“還愣著幹什麼,拿下,給我拿下”,校尉的喊聲都變了調,等唐成敲到七八下時,雙臂連整個身子都已被人緊緊鎖住。

這鼓聲一響,那邊六個大頭兵也急了,手中的制式單鉤矛也不再如剛才般只是做棍子使,翻腕一亮,明晃晃的矛尖便將鄭三四人『逼』住。

“不得拔刀,住手!”,被校尉三人緊緊扭住的唐成張嘴剛說出這一句話,身上就又多捱了好幾下的。

正在這當口兒,就聽府內傳出一陣整齊的腳步聲,隨後便見一員下鎮將領著一隊五十人的軍士列隊而出,稍一打量門口的情況下,隨著他一揮手,那五十人的軍士已分作四面將鄭三等人圍了個水洩不通。

校尉的臉更白了,不過他也只能上前湊到那下鎮將面前將事情分說了一遍。

那下鎮將聽完狠狠瞅了校尉一眼後冷眼向已被緊緊扭住的唐成掃了過來,眼神裡有著濃濃的訝『色』,顯然是想不到唐成竟然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將唐成看完之後,下鎮將一揮手,“帶進去”。

就此,唐成終於見到了幽州大都督張守義,儘管現在被人押著的他衣衫凌『亂』,形容實已狼狽到了極點。

一身戎裝的張守義已端坐於點將堂帥案中,身後兩側各司其責的校尉也已捧好各自該捧的物事雁翅站定。卻沒想到擺下偌大一個陣勢後迎來的卻是這樣的場面。

下鎮將將門口那當值校尉的說辭稟說一遍後,便自退到了一邊。

“你速領人分曉眾將”,向那下鎮將一揮手後,張守義寒著臉扭過頭來,“你真是饒樂都督府司馬?”。

此時唐成身子猶自被人扭著,但臉上的神情卻沉穩的很,“饒樂都督府司馬唐成見過張都督”。

張守義察看過唐成腰間由吏部下發的銀龜袋後吩咐道:“放了他”,他也沒看那兩個押解軍士,只是盯著唐成,臉上的神『色』雖是平靜了些,但語聲卻更為森冷,“你為何擊鼓?若是無因,休怪本督軍法無情”。

“下官雖品秩低微,卻也是執掌軍法的司馬”,唐成也沒整理身上凌『亂』的衣衫,只是沉穩著語調道:“倉促擊鼓一則是因為有緊急軍情通報,再則也是張大人這都督府的門檻實在太高,下官丟擲七貫門子錢居然連個名刺都遞不進來,沒辦法也就只能借鼓一用了”。

聞言,張守義細長的眉『毛』猛然一挑,不過他卻暫沒理會唐成後面的話,“有何緊急軍情?”。

“契丹人出兵饒樂了”。

唐成淡淡的一句話卻讓張守義神情陡然一緊,“此言當真?”。

說到正事時唐成也就將剛才所遭受的一切暫且壓下,收起心中的負面情緒正『色』答道:“契丹第一批兩萬五千騎兵已經由落雁川南下饒樂,後續兵力正在集結中”。

契丹人的數量和行軍路線都已清清楚楚,唐成又是饒樂司馬的身份,這個訊息張守義已是不懷疑了,一時他也沒再問話,沉默著思忖。

唐成靜靜的等著,良久之後,才聽張守義開口,“唐司馬此來就是為通報此軍情?”。

“若只為此事隨便譴一二屬下即可”,話到這裡唐成卻沒接著再說,而是抬頭看了看張守義身後的那些值守小校。

張守義見狀淡淡一笑,向後擺了擺手:“都下去!唐司馬也坐下說話”。

見那些小校魚貫而出之後,自尋了座頭的唐成再不耽擱,拱手肅容道:“下官此來是特向都督大人借兵的”。

儘管張守義早就從經由賈子興發往長安的急腳信中估『摸』出唐成的來意,此時依舊做出一副吃驚的表情,“借兵?”。

那兩封信本就是唐成刻意想讓他看到的,目的就是為此後說動幽州大都督府出兵打下伏筆,剛才自己擊了聚將鼓也不見這老傢伙臉上有什麼吃驚的神『色』,此時卻是這番做派,還真是明擺著的欲蓋彌彰了。

儘管唐成心裡已經篤定張守義早該猜出自己的來意,面上卻也是絲毫不顯,“是”。

“這兵卻不是某傢俬人的,說借就能借?唐司馬許是不知道,某雖身為幽州大都督,但只要不是敵軍來寇,本部軍馬調動總需請旨朝廷之後方可行事。再則,不得出兵饒樂乃聖意所在,非有朝廷明令,某安敢違背?”。

聞聽此言唐成臉『色』半點沒變,張守義說這話一點也不意外,要是自己剛一說他就答應了那才真是奇怪,“幽州大都督府下轄十二萬邊軍,若是下官沒記錯的話,唯有要動用四萬以上的軍力時才需請旨朝廷吧。這四萬以下皆在大都督臨機專權範圍之內。而下官想請的僅只三萬人”,說到這裡,唐成話語稍稍一頓之後,愈發沉穩聲道:“饒樂乃我大唐藩屬,朝廷斷不會容其為契丹奴染指,於這一節上大人知道的清楚,自無需下官多說。當此契丹人剛『露』爪牙之時,大都督臨機決斷出兵饒樂不僅可為幽州都督府省去此後許多麻煩,亦是揚我大唐國威之舉,朝廷再沒怪罪的道理”。

“唐司馬言之有理”,張守義依舊是一副微笑的表情,“然則,本督卻需依朝廷章程行事,非奉朝廷明令,大軍決不可輕動”。

“饒樂『亂』象至今實已到了百年未遇之機緣,若張督肯出此三萬兵馬,便可獲饒樂五部內附,以區區三萬兵馬可獲數州之地,近百萬子民,更可使我大唐邊軍北進至落雁川紮營,此誠國朝數十年未有之大功,如此大功,張督也不想要?”,說到這裡時唐成已不由自主的站起身來。

“某身為一軍統帥,自然想為朝廷開疆拓土。只是這饒樂之事唐司馬未免太想當然了些,契丹兵盛,既已決意南下,三萬人真就能把他們『逼』回去?奚蠻桀驁,又豈能甘心內附?”。

“契丹兵馬再盛,焉有與我大唐對抗之力?又焉有與我大唐全面大戰的決心?至於奚族內附之事,自在下官身上,下官此前……”,唐成正說的興起時,卻被哈哈一笑的張守義擺手給打斷了,“唐司馬少年豪氣自然是好的,只是茲事體大,若無朝廷明令,本督定不會輕忽用兵,此事就不必再議了。不過唐司馬也儘可放心,契丹南下饒樂至事本督自當以羽書報往朝廷,定不會埋沒了你這份勤勞王事之功就是”。

眼見張守義眼中連一點意動的意思都沒有,唐成心裡真是既後悔又失望,後悔的是來前就該先從三殘部那裡拿到願意內附的明證,失望的是張守義這個態度顯然是勸說不動了,這無關用什麼說詞,而是他自始至終就從沒相信過自己所說的饒樂大功能實現。

就憑著這一點,這次若想說動張守義就註定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既然不相信會有如此大功,這老傢伙自然就不會冒任何風險出兵饒樂,一切按照朝廷的旨意辦事自然最為穩妥。

怪只怪自己這些日子被這份大功『迷』了心,加之又焦躁太甚,根本就沒有靜下心來仔細想過這些事情,結果換來的就是李隆基與張守義接連兩桶冷水從頭澆到腳。

這一刻,唐成心裡一片冰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