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唐朝公務員> 二百二十六章 知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百二十六章 知音? (2 / 2)

孔珪為人方正,以前在長安的時候就素不輕易許人,遠流之後就更是如此了,而且他這笑容也是兩年來之罕見,老蒼頭見狀抓住機會順勢道:“唐成去時曾說稍後會有些藥材及土產的儀程送到,請老爺不要推辭”,說完之後,老僕又跟著補充了一句道:“其言奉送儀程乃是以後學而非縣令的身份”。

“收下吧”,孔珪這次的爽快簡直讓老蒼頭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孔珪身份特殊,官位雖可奪,但他那孔聖後裔的血統及大儒的名聲才學卻是誰也奪不走的,是以這兩年他雖遠流在此,但各地寄送過來的儀程卻實在不算少,無奈他一次都沒接受過,只是守著薄田自耕自給,雖然人沒得病,但身子骨的確是差了很多,唐成這些藥材是正當其時。

“是”,老蒼頭趕緊答應下來,生怕孔珪再變了主意。

“將這條幅晾乾收好,屆時便以此為回禮”,說完之後,孔珪悠悠負手轉身出了房門向那叢勁竹走去。

……

“大官人,咱們就這麼走了?”。

“不這麼走還能怎得?”,唐成隨口答了來福一句,“你沒聽那老僕說孔珪病了”。

“這病一準兒是假的”。

“真假都不重要了”,唐成淡淡一笑,“我原本的想法根本行不通,再者我也與他性子不合,見也無益”。

這話把來福說糊塗了,人都還都照面怎麼就知道性格不合?所幸唐成現在也有說話的興致,不等他問已顧自接續道:“你知道我剛才唸的那幾句詩是什麼意思——反省志向,遭受委屈又何妨?堅持故常,不能圓滑而不方。隨流俗而改變自己的志向正是有志者所鄙薄的,唯有守繩墨而不改變自己的節操,內心充實而端正,才是有志者所應堅持並讚美的。言為心聲,孔珪這不僅僅是在讀書,更是在借屈子自道胸懷”。

“龍門縣衙乏人可用,我原還想著請他出山幫忙”,大氅飄飄,負手而行的唐成輕輕的搖著頭,“來時是擔心請他不動,現在看來請也無益了,龍門情勢如此複雜,想辦好這裡的事情僅憑著方正是不成的,若真個把這尊大神搬到龍門縣衙裡,十有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既然請他無用,那適才大官人所說的儀程之事……?”,來福作為唐成的貼身長隨,兩位夫人又都不在,那像這些迎來送往的事情就是歸他份內當管的,不能不問。

“土產倒還罷了,多製備些就是,藥材你可要用心,一是要選適合老人進補的

藥材要好,別惜錢”,唐成揚了揚手,“待回縣城之F辦此事,辦好之後就順便送來”。

來福對孔珪頗不以為然,加之想著要大冷天的趕路也實在是有些不願意,“龍門縣太小,能有什麼好藥材……”。

“龍門沒有就去州城懷戎辦”,唐成的臉色驀然冷了下來,“當日孔珪出任太庶子之後,教導李重俊盡心盡力,無奈李重俊急躁成性不僅不聽勸教且對其刻意冷淡,孔珪屢次勸諫可謂到了泣血錐心的地方,如此以來二人關係越來越僵,若非孔珪這太子左庶子乃是皇帝親指,只怕早就被李重俊給攆了出去,要說私誼的話,他二人之間實是半點都扯不上”。

“及至李重俊起兵宮變失敗,舊日親信或殺或貶,孔珪幾乎是太子身邊唯一沒受牽連的,他原可以安居京中,但在李重俊身死,朝廷議其罪責的時候卻又挺身而出,功過分明的為李重俊折辯,甚至連皇帝及韋后之過也毫無掩飾。”

前面來福只知道孔珪舊日的官職,此時再聽到他這過往的經歷,一時竟也有些血熱。

“若非顧忌著孔門後裔及國朝大儒的身份,孔珪兩年前早就身死朝堂了,這是個真正的純臣直人”,連著一口氣說到這裡,唐成刻意放慢了語沉聲道:“來福你記著,對孔珪這樣的人你可以不喜歡,可以不學他們,甚至可以見著他就躲開,卻不能不尊重。若然如此,我不饒你!”。

“是,小的記下了”。

唐成點了點頭,手指著疏離於村外角落處的那棟屋舍道:“走吧,到這家看看去,若是沒料錯的話,許是我想找的人就在這家”。

來福跟著唐成久了,這樣的訓斥早習慣了,該記的固然要記住,卻也並不因此而生氣,簡而言之,他在唐成面前已經是沒皮沒臉了。是以此時一聽唐成說的話古怪,就又忍不住的接了口,“大官人何出此言?”。

唐成早習慣了來福的調調兒,對此也不以為意,“你看著整個村子裡十多戶人家個個都簡陋的很,唯有這家整治的頗有氣象。以一個流放官兒的身份在這瘠貧之地能做到這一步,主人家必定是個生存能力極強的人,太方正,心眼兒不夠活都是不成的,這樣能辦事的才是龍門縣衙最缺的,也正是我想要找的”。

龍門縣令的名刺一遞,唐成在這家享受到的禮遇與孔珪家相比簡直是天淵之別,入目院內屋內的陳設佈置,若非清清楚楚知道這是個流放官兒的家,來福簡直有些不敢相信。大官人沒說錯,這的確是個能在任何環境裡都把自己安頓的舒舒服服的能幹人兒。

唐成還就是喜歡跟這樣的人打交道,簡單、直接又省心,簡簡單單的寒暄過後隨即便切入了正題,只不過這個心思靈動的人提了一個特別的要求,必須等他這新縣令解決了奚人的問題,或者至少也是初步顯示出有解決奚人問題的能力後才願到縣衙“幫辦公務”。

對此唐成頷以應,不過他也提出了一個要求,便是讓這人在這段時間裡為他找些人做一個試驗,只是看他面色茫然的樣子,顯然唐成說的這一切他別說見,根本連聽都沒聽過。

諸事商議已定,唐成婉拒了那人留宴的邀請起身告辭,將唐成送至村中小路時,那人沉吟著低聲提醒了一句,“近來多次遇到本地老農憂心今冬大旱,前兩日有草原上放牧了一輩子的老奚人來訪時亦有同樣的憂心,這些人世居此地,所言當必無因,唐明府身為地方父母,還需小心在意,預作防備才好”。

突然聽到這麼個訊息,唐成心裡咯噔一下,眼前都還沒解決,天災就又要來了?更別說還是罕見的大旱,老天爺對他還真是眷顧的很哪!

心裡直盼著是這些老農及奚人牧民看走了眼,唐成頷點頭,向那人一拱手之後帶著來福出了村。

唐成到這個村子的目的鄭凌意是知道的,見他臉色沉重的回來,雖然心下也不免失望,臉上卻是帶著笑上前安慰道:“這村子裡的畢竟不同常人,如今又是這麼個處境,想請他們為龍門出力實非易事,夫君倒也不必灰心,以後再多跑幾趟就是”。

鄭凌意這些日子跟著他實也操了不少心,大旱的事情畢竟又不是個準信兒,唐成遂也就沒說出來惹她心煩,只笑著說了剛才前往兩家的不同遭遇。

“以小見大,夫君看人倒是獨特”,鄭凌意這回是真高興了,“孔珪的事情就由妾身來辦吧,這原也是妾身的份內事”,言至此處,她腳下猛然一停。

“怎麼?”。

“其實也不只是孔珪,妾身想著多備幾份儀程,於這村子裡每家都送上一份,或者竟可定為常例,每隔三兩月派人送些吃食用度來”,這個突然而出的想法讓鄭凌意的眼睛亮晶晶的。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凌意你這想法甚好”,唐成說完又回頭瞅了瞅這個破落的毫不起眼的小村子,“走吧,算算時間也到該回縣衙的時候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